當前位置:文學樓>其它小說>北朝求生實錄> 除了人,北齊與北周各自的優缺點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除了人,北齊與北周各自的優缺點 (1 / 2)

這一卷是轉折之卷,我就不劇透了,只是來說說除開皇族本身和制度的作死以外,北齊與北周各自的優缺點在哪裡。

戰爭具有偶然性,輸了的那個未必是弱的,贏了的那個也許贏得僥倖。

或者說優勢劣勢本身是立體的,多維的,不同方面的,不可一概而論。

這裡只是泛泛而談,拋開政權作死行為的影響。

首先談北周的優勢和劣勢。

北周最大的一個優勢,就是山河險固。

對於北齊來說,進入北周腹地的方式只有一條路,那就是從晉陽出發,沿著汾河南下,打下玉壁城這個據點之後,進入關中腹地。

為什麼不能走潼關呢?

因為潼關是一個單向“閥門”,北周可以從這裡出兵,但北齊只能從洛陽出兵反擊,卻無法攻破潼關。

所以北齊防守需要防守兩個點,那就是晉陽和洛陽,北周防守只需要防守一個點,那就是玉壁城。

洛陽不好守,四處漏風。

而且北周打不過可以縮回去,而北齊一旦丟失晉陽,則滿盤皆輸。

歷次北周北齊大戰,都是這幾個地方在打,概無例外。

北周的第二個優勢,不是府兵制,而是地廣人稀,土地易於開發不是土地肥沃)。

這個是顯而易見的優勢。地廣人稀意味著分田地的時候可以大方,凝聚人心,土地易於開發,則為增加人口提供了條件。

而北齊雖然吞併了兩淮地區,但那時候開發水利的水平極為有限,所以除了白花花的鹽以外,兩淮並未給北齊帶來多麼大的好處。

以上兩點有很多歷史文獻證明,就不在此贅述了。

北周的第三個優勢,經濟中心和軍事中心重合,就是長安。

天無二日,國無二都。軍事中心和經濟中心的重合,對於區域政權來說,有利於進行各種改革。

而北齊的經濟中心在鄴城,軍事中心在晉陽,鄴城代表的是河北漢人經濟和相關利益,晉陽則是代表著鮮卑人的軍事武力,貫穿北齊的歷史,就是這兩個地方相關勢力的鬥爭歷史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