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來人,速速召勳國公韋孝寬)入宮!”
跟高伯逸有關的事情,就絕無可能跟軍務無關,光楊堅一個人,是分析不清楚的,必須再找個精通軍務的人問問。
很快,韋孝寬也到了御書房,穿著便服,似乎根本沒來得及換衣服。
當楊堅把自己的推斷告訴了韋孝寬之後,這位戰場上算無遺策的大神長嘆一聲,臉上寫滿了落寞。
韋孝寬是個很話癆的人。哪怕是周國別的將領在打仗,他也喜歡點評,出主意,甚至還將自己的計策交給對方。
像今天這樣一言不發而且頗有些頹喪的表情,還真是不多見。
“高伯逸這是在用陽謀。當他順利在鄴城引起飼養家禽的風潮時,計謀就已經完成了。現在無論是誰,哪怕發現了他的圖謀,也是無可奈何。”
高伯逸讓神策軍吃雞鴨肉,收購雞鴨,按道理來說,市面上的雞鴨應該更少了才對,為什麼楊堅和韋孝寬都是擔憂又無可奈何呢?
因為高伯逸在北齊帶起了一股飼養雞鴨的風潮,讓人們趨之若鶩的大肆擴大養殖規模。和這個比較起來,神策軍消耗的那點雞鴨肉也就不值一提了。
這種政策,跟當年齊桓公和管仲整楚國,想出高價收鹿的玩法是一樣的。只不過,高伯逸圖謀的是雞鴨本身而已。
至於這種圖謀背後隱藏的陰謀,那只有當面去問高伯逸才知道了。
“今年秋天的時候,晉陽會缺糧。”
很久之後,韋孝寬從牙縫裡擠出來這樣一句話,說得楊堅和宇文邕一愣。
“此話怎講?”
宇文邕疑惑的問道。
韋孝寬這才回過神來,對著宇文邕行了一禮,然後侃侃而談道:“我們都太過於重視此人,以至於總是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道理。
高伯逸並不是齊國的皇帝啊!他養雞鴨若是為國為民,那才真是見了鬼。要是高洋下令大肆養雞鴨,我還相信沒什麼圖謀。
高伯逸這樣做又有什麼好處?難道僅僅是希望齊國百姓感謝他?有大量雞鴨在,蝗蟲定然鬧不起來,然後無論是誰都不會意識到這些雞鴨的作用有多麼大,可能連一聲謝謝都不會跟高伯逸去說。
花錢又這麼辛勞,他到底圖個什麼呢?”
韋孝寬這話總算是說到了點子上。
他也好,楊堅也好,總有個心理誤區,認為高伯逸就是北齊之主!實際上,高洋依然牢牢控制著那個國家,根本沒高伯逸什麼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