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鄴城北面的滏水附近有一座山,就在那裡去試驗吧。我去安排幾百神策軍以行軍拉練的名義陪同。”
滏水陘是高氏的“龍興之地”,所以高伯逸打算也過去沾沾喜氣,畢竟他也姓高嘛。
……
這些日子,楊堅在長安周邊的郊外農莊走訪,發現了一些讓他無奈又擔憂的現象。
不少農民在春耕翻土的時候,翻出來了黃色半透明的蟲卵,沒錯,這就是蝗蟲的蟲卵。而關中地區的蝗災,亦是很嚴重很暴虐。
一旦乾旱無水,會加快蝗蟲卵的孵化,而蝗蟲的卵一旦深埋地下,它們甚至可以堅持十年不死!
現在恰逢亂世,有哪個青壯年敢打包票自己就能安安穩穩的活上十年?
“乾旱,蝗災……今年看來是個多事之秋啊!”
楊堅輕嘆了一聲,不知道宇文邕是不是心裡有一本賬。如果關中糧食不夠,就要從蜀地弄。
可是蜀地道路崎嶇,難於運輸,必須走水路……不提也罷。
很顯然,如果關中開始鬧旱災和蝗災,民變是必然的。
那麼如何對付民變呢?鎮壓麼?
這種情況,鎮壓不是好辦法,因為沒有糧食的話,天知道餓極了的人會做什麼事?到時他們殺皇帝都敢!
所以宇文邕的辦法,也很容易理解,那就是禍水東引,對外發動戰爭,以減少人口壓力。這一招本就不是什麼新鮮事。
那麼組織農戶,去驅除蝗蟲的蟲卵怎麼樣?
這確實是個笨辦法,也是個好辦法,只不過要碰運氣。
蝗蟲的卵是在地下的,雖然不深,你也不會隨便瞟一眼就能看到在哪裡。農戶們在照顧自己田地的時候,有的順便就撲殺了,有的則是世家組織人去做這些事。
只不過最近周國又是擴軍,又是開墾新田,就算多了百萬僧侶,人力也是處於緊張狀態,更何況那些還俗的和尚們,對於農事根本就不精通。
這些人力資源要發揮作用,反正今年是指望不上了。
想到這裡,楊堅把上次問詢的那個宇文憲家農莊的管事找來,詢問蝗蟲的事情。
“蝗蟲的蟲卵啊,哪怕再有經驗的農戶,也不可能都抓出來,只能說減少一些。唉,每年都是這樣的,稍微疏忽一下,蝗蟲就十倍百倍的爆發。”
這位大腹便便的管事痛心疾首的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