圍攻鄴南城皇宮的軍隊,最終還是如潮水一樣退去了,並不是高歸彥不想立功,而是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不值得跟高長恭死磕。
高湛的最重要謀劃,就是徹底控制鄴城的各大衙門,讓行政機構快速運轉起來。
剩下的就是派人去晉陽那邊通知婁太后,讓太后會鄴城主持大局,立高湛為北齊皇帝,並讓晉陽兵馬維持秩序!
與此同時,以朝廷中樞的名義發檄文,痛斥高伯逸等人為亂臣賊子,神策軍為叛軍,並安插“弒君”“欺君罔上”“通敵叛國”等罪名,號召齊國各地的軍隊響應,共誅國賊。
當然,這些“檄文”想發是一回事,能不能發出去,在路上會不會被攔截,到了地方會不會被人搞掉,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。
高湛現在就像是後世參加高考數學的考生一樣,明明題目不會做,也要胡寫亂寫一通,妄圖撈到一點分數。
司徒府衙門的大堂裡,高湛正端坐於主位,一身紅色的龍袍,身上帶著莫名的霸道之氣,整個人看起來都和從前大不一樣了。
事到如今,已經是圖窮匕見,沒什麼好遮掩的。穿著龍袍,反而能讓一些心神動搖的人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。
“陛下,鄴南城皇宮一時間難以攻下,不過他們想在鄴城鬧事,那也絕無可能。只要我們能收拾了神策軍,並且證明高洋已經不在人世,那麼這塊肉也飛不走,不是麼?”
高歸彥這話純屬走夜路吹口哨,給自己壯膽,但高湛喜歡聽啊!這就很讓人無奈了。
“嗯,就這樣吧,皇宮不是關鍵。”
高湛點了點頭。
婁昭君不在,皇宮確實不是關鍵,雖然俘獲高洋的妃嬪,可以好好打一下對方的臉。哪怕自己那塊不行了不能親自上場,讓手下凌辱一下高洋的妃嬪也很香嘛!
“高元海,各大衙門控制了麼?大理寺,京兆府,三司衙門,現在都開始運轉了麼?”
高湛猛然間瞪著眼睛詢問正在百無聊賴魂飛天外的高元海。
“回陛下……只抓到一些小魚小蝦,大的都跑路了。鄴城裡的各大衙門,只怕還暫時運轉不起來。”
高元海有些沮喪的說道。
北齊的政治結構有些奇怪。
當初,爾朱榮在晉陽,遙控洛陽的政局,後來高歡時代遷都鄴城,高歡也是在晉陽遙控鄴城政局。
然而晉陽霸府的規模十分有限,治理一個國家,需要大大小小的各級官吏,不是那麼幾個人出幾個主意,粗放管理就能把國家治理好的。
因此,高歡就利用晉陽霸府的智力資源,來主導東魏的政策,後來都是股肱之臣的陳元康、楊愔、崔暹、崔季舒等人,都是當時霸府智囊團的核心人物。
主要政策下達到鄴城之後,再透過鄴城龐大而完善的官僚機構,將政策細化,攤派到各地行政州府中去,猶如大腦下令,脊椎傳導,細胞執行。
後來北齊代東魏,高洋長期執行弱晉陽而強鄴城的政治策略,試圖將行政核心與決策核心合二為一!
所以,對於高湛而言,軍隊開進鄴城支援政變還不算完,接下來控制好鄴城的主要官僚機構,下達政令才是真的!
只有這樣,國家才不會亂起來。
只不過想法是美好的,現實是殘酷的,高湛現在就體會到了那種有力氣卻沒有地方可以用的憋屈感。
“沒抓住楊愔這死胖子,真是一大失策!”
高湛一直看不起楊愔,認為這廝就是個高洋身邊的點頭蟲,文官體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,如今終於自食惡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