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其它小說>北朝求生實錄> 第652章 莫伸手,伸手必被斬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652章 莫伸手,伸手必被斬 (1 / 3)

枋城即枋頭)的縣衙,利用了當年蒲洪營建的王宮,大片的空地荒蕪著,不由得讓人想起了它往日的輝煌。

哪怕這輝煌的時間還不到一年。

當年氐族漢化極深,長期與漢人雜居,說漢話,服飾與飲食也與漢人較為接近。唯獨有一點極為不同,那便是他們特別善於營建板房!

建築風格與漢人差別極大,甚至比鮮卑人跟漢人的建築差別還大。

這座所謂的王宮,也帶著濃厚的氐族色彩,乃是用板房建起來的。如今年久失修,看上去頗為不倫不類,似乎在訴說著當年苻家的輝煌和落魄。

一個縣衙而已,又不是什麼大城,中樞不撥款,地方上哪裡有錢去修繕呢,這是非常淺顯的道理。

婁昭君在枋城找了個大戶人家的民居住下了,不願意跟高洋等人為伍。於是這位北齊的皇帝將行宮設在當年蒲洪營建的王宮裡。

還沒入夜,高伯逸就從縣衙後院提著一個大陶罐出來了。

“這是何物?”

高洋坐在桌案前,一邊享受著祖珽的按摩推拿,一邊眯著眼睛問道。

“魚鮓而已,知道陛下會來,微臣五日以前,已經安排這邊的廚子準備了。”

什麼是鮓呢?

這可是古代勞動人民吃貨)的智慧結晶啊!

古代沒有冰箱,而且還有點很要命,那便是鹽也不是很夠。如果有肉食,要怎麼處理呢?

似乎中國人也不是一年四季吃鹹魚什麼的吧。

於是“鮓”這種東西就應運而生了。

鮓是用發酵的澱粉,儲存魚肉和蔬菜的一種統稱。就是靠著微生物水解澱粉,產生對人體無害的乳酸等物,來儲存動物性蛋白。

當乳酸菌消耗澱粉發酵以後,乳酸濃度會變得很大,殺死所有微生物,就起到了防腐的作用。聽起來有點類似於的酸菜,但絕不等同於酸菜,倒是跟粉蒸肉什麼的有點像。

魚鮓這種東西,需要將魚肉切好成片狀,對魚肉的肥瘦,厚度,都有嚴格要求。

然後表面裹上澱粉類的東西,比如說蒸得半熟的粳米,加入秘製的醬料,香醇的米酒等物,放置五天以上。也有放置時間短,只有23天的,被稱作“爆鮓”。

反正做就是這麼個做法,就如同南北朝時流傳極廣的“蔬飯”蔬菜飯)一樣,有人間極品美味,讓貴族都顧不上吃肉的神作。也有貧民百姓家難以下嚥的低端貨色。

鮓這種東西也是如此。鮮美的魚可以作為羹或者膾,至於其他的,都可以作為鮓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