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其它小說>北朝求生實錄> 第625章 官不聊生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625章 官不聊生 (1 / 3)

時間過得很快,一轉眼二十多天過去了,位於鄴城漳河邊的造紙作坊,日夜不停的造紙。

高伯逸花了血本,破天荒的對作坊的紙農們實行“多勞多得,少勞少得,不勞坐牢”的重獎重罰制度,讓竹紙的產量殊為可觀。

而鄴北城的修武坊,已經被高洋專門調撥給高伯逸作為作坊場地,負責辦理“新式軍械”,嗯,暫時也就是紙甲。

高伯逸命人採用流水線作業,工序分明,不同工序的人在不同的房間裡勞作,彼此間不得串門,吃住都要在修武坊。

並且頒佈了“一人出逃,集體斬首”的連坐制度,讓工匠們互相監督。除此以外,依舊是給予平日裡三倍以上的酬勞。

這些人除了臨時招募打下手的以外,其他的老師傅,都是出自高澄的府邸,其中高長恭穿針引線辦理了戶籍轉移。

當然,親兄弟明算賬,高長恭這麼配合,高伯逸也是付出了代價的。

所謂的代價,就是在“合適的”時候,讓高長恭擔任禁軍都督,能獨自統領一軍。

這天,高伯逸在秦方太的陪同下,來到修武坊,考察已經造好的第一批紙甲質量如何。

“大都督,做紙甲的第一步,就是將紙疊在一起,剪成巴掌大小的方塊,浸水,一層層的疊上去,疊到寸厚。曬到半乾,然後用木槌夯實。”

秦方太將一片巴掌大小的紙甲遞給高伯逸,繼續說道:“等紙自然風乾後,用鐵釘將其四個角釘住,這就是一片紙甲了。

做成披掛的甲也很簡單,拿繩子穿起來即可,款式,層次都可以調節,甚至可以作為馬鎧的披掛,實在是大妙。”

紙甲除了材料易得,造價低廉這個好處外,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,就是便於大量標準化生產,原材料便於民間採購!無須當做軍械單獨採購。

這樣能減少很多采購成本,並在精銳士卒裡面廣泛鋪開裝備,形成一支精幹好用的生力軍。

以後這種紙甲,一片片的按標準木箱裝好儲存,臨戰前再串起來就好了,也便於儲存和維護。

唯一的缺點就是,耐久度不行,一次大戰之後,不少甲片都需要替換,很考驗後勤能力。不過這些和紙甲的優點比起來,也就不算什麼了。

要知道,這種“不上臺面”的盔甲,生命力可是比鐵甲還要旺盛,到了清朝末年太平天國時期,都還有使用的記錄。

當然,在熱兵器面前,和鐵甲一樣,紙甲也是無用的,畢竟,它不是防彈衣。

兩人來到大廳裡,這裡掛著十幾套紙甲,套在稻草人身上,如果不看紙甲白裡泛黃的醜陋賣相,倒是有幾分彪悍。

“大都督!”

負責看守修武坊的李達,給高伯逸拱手行禮。他們這支百保鮮卑“淘汰”出來的隊伍,被高伯逸選中,率先裝備紙甲。

“最近都辛苦了,找五個兄弟,穿上紙甲,真刀真槍的試一下吧。”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