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高洋情緒一旦激動,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情來,則一切皆有可能。
桌案上的另一份信函是公函,上面寫的話很少,但字字如千金,讓人無法忽視。
信是張耀寫的,讓自己回鄴城述職,兵馬回晉陽不需要他操心,就這樣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到底是回去,還是不回去,這是個值得好好思索的問題。一時間段韶陷入兩難之中。
回去,有被高洋秋後算賬的風險。雖然沒撕破臉,但高殷到底怎麼死的,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。拜高伯逸所賜,段家這次可謂是人贓並獲,怎麼洗都洗不乾淨的。
段韶也沒指望能騙過高洋。
政治鬥爭就是這麼激烈,有時候比戰場上還要激烈。戰場上經常性的還能投降對方,而在政治上如果輸了,你往往想投降都沒有門路。
如果因為自己一念之差,回去被高洋咔嚓了怎麼辦?
段韶覺得要是這麼死去,那真是太憋屈了。
如果像是唐邕說的,不回去呢?不回去會怎麼樣?
他在反覆權衡著風險。
回晉陽,整頓軍馬,然後是一系列騷操作。問題是,那些鮮卑勳貴會跟自己一樣,實質性的造反麼?
或許這些人真的很討厭太子高殷,討厭漢人世家當道。但是讓他們別起腦袋跟著自己造反,這些人真的會老老實實的聽話麼?
似乎不見得吧?
這些人穩坐釣魚臺,誰當皇帝都奈何不得他們,為什麼要去折騰呢?
其實高殷已經死了,哪怕高洋再不願意,人死不能復生,他還需要段氏來控制晉陽,所以自己回鄴城理論上應該是安全的。
前提是高洋不發神經,不情緒激動。
然而萬一呢?萬一他激動了怎麼辦?
段韶陷入兩難的糾結當中,整個人都渾渾噩噩,一天時間過去都沒完全下定決心!
喜歡北朝求生實錄請大家收藏:()北朝求生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