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想一下,在這個強調父子綱常的年代裡,兒子韓擒虎要做什麼重大決定,怎麼會不跟父親韓雄說呢?也許事實的真相,正好跟韓雄說得相反吧。
宇文邕自幼跟韓擒虎熟悉,自然是知道這位大哥什麼性格,他絕不是個見異思遷的人。
“陰壽,你再過去問一下,看對面有什麼條件。韓擒虎願意留在南陽,隨他去吧。”
“喏!”
陰壽不敢哀怨的看宇文邕,所以他只能恨恨的瞪了浮橋一眼,把脾氣發在死物上面,誰叫他現在只是楊堅麾下的一個小弟呢。
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,就是這麼個無可辯駁的道理。
不過宇文邕不體諒陰壽,高伯逸倒是挺體諒他的,還不等宇文邕同意,他和獨孤信就下令釋放了全部的周軍俘虜。
一時間浮橋上熱鬧非凡,走了很久,才讓所有的周軍士卒們都過了河。
宇文邕也十分知情識趣的釋放了獨孤家的所有子侄,還有他們的親信家眷隨從百餘人,這些人都沒有出現在名單裡,但宇文邕都帶來了。
為的就是防止萬一,擔心“籌碼”不夠重。
交換人質的行動,從上午就開始了,一直持續到下午,所有人都是飢腸轆轆,不過卻沒人敢抱怨。如果真的出什麼事,那就不僅僅是吃飯餓肚子的事情了。
兩邊很可能會火併,雙輸收場。
等人質都走完,宇文邕大大的鬆了口氣。
大幾千精兵到手,這些人對自己肯定是感恩戴德的,韓雄也回來了,這些人都會是自己的鐵桿!很顯然,這一趟沒有白跑。
但還有個問題,宇文憲還沒回來!
他倒是不心疼宇文憲的性命,只是如果宇文憲不能平安回來,別人會怎麼評價他宇文邕?
皇室內部會不會認為他性子涼薄,今後會不會離心離德?
所以作為皇帝,有很多事情,並非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性子隨意發揮。
當然,也有些很隨意的皇帝,他們做事都是憑著自己的喜好,但到最後都領便當了。
比如說南齊的蕭寶卷,比如說前秦的苻生,都是這樣活活把自己玩死的。
宇文邕不是蕭寶卷,更不是苻生,他可以剋制住自己的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