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其它小說>北朝求生實錄> 第562章 昆陽煮酒(上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562章 昆陽煮酒(上) (1 / 2)

高伯逸派人在昆河上架起了一座浮橋,僅僅能夠兩人並排透過。這條河並不寬,長度也不夠長,因此並沒有航運,僅有一些零星的漁船在打漁。

總而言之,該浮橋對當地的民生影響並不大,建好了以後也沒引起什麼波瀾。

除了獨孤信以外。

南陽地區的周軍,經過“整編”之後,又吸納了當地豪強大姓參軍,已經擴充到三萬多人。南陽地區豪強眾多,又是勢力強勁的所謂“大姓”。

這些人可是不能小覷的,當初劉秀就是靠著南陽本地豪強大姓的鼎力相助,而奪取了天下。

比如說南陽鄧氏,東漢顯赫一時,其中劉秀麾下鄧禹,此人最具代表性。

鄧禹字仲華,南陽新野(今河南省新野)人,“雲臺二十八將”之首。

史書上說“自鄧氏中興後累世寵貴,凡侯29人,公2人,大將軍以下13人,中二千擔14人,列校22人,州牧郡守48人,其餘侍中、將、大夫、郎、謁者不可勝數。”

後世子孫有中鄧訓、鄧騭、鄧綏、鄧猛等顯赫人物,底蘊不可小覷。

再比如說南陽陰氏,東漢典型的外戚家族,出了赫赫有名的陰麗華。

再比如說南陽白氏,也是南陽大姓,歷史悠久,源遠流長。

戰國時期白起的後人,就曾在這裡定居,生息繁衍。就連南陽地區的母親河白水,也是因此得名。

根據《故延州安塞軍防禦使檢校左僕射南陽白公府君墓誌並序》:

定難軍節度判官檢校尚書庫部郎中兼侍御史賜紫金魚袋李潛述。公諱敬立,字□資料上字型檔沒有),秦將軍武安君起之後。

武安君將秦軍,破楚於鄢郢,退軍築守於南陽,因而號其水為白水,始稱貫於南陽。

更有唐代白居易就出自南陽白氏。

有如此多的大姓,如果放任不管,絕對會是個龐大的隱患。

因此獨孤信利用當年在新野縣的人脈早年他曾經在新野當地方官,跟韋孝寬一起,被人稱為南陽雙壁,頗有人望),勸服了一大批本地大戶子弟從軍。

並提拔本地漢人世家子弟為官,迅速穩定了局面。

至於從長安來的府兵,一部分人在長安地區沒有娶妻生子,單身漢一個,順便就在南陽娶了寡婦,過上了美滋滋的小康生活,聽從獨孤信的安排留下來了。

至於其他在長安拖家帶口的人,獨孤信和高伯逸分別與這些人一對一的談心,承諾今後送他們回長安,並且他們自己購買的盔甲等私人財物,都可以帶走。

但周國朝廷下發的兵器和馬匹,全都被沒收,然後安排這些人屯田,參與春耕。

其間當然有冥頑不靈甚至企圖串聯鬧事之人,在高伯逸用一百多人頭的“講道理”之下,剩下的人全都屈服了。

畢竟,沒人想死。獨孤信既然答應事後送自己回長安,不妨暫時相信。否則平白無故被砍了腦袋,那豈不是要壞事?

南陽本地大族已經被獨孤信等人收買,這些長安來的府兵只要一逃出屯田之地,就會立刻被當地人抓回來。

高伯逸出的主意又餿又辣,拉一派打一派,分化瓦解,一步步完成了對南陽地區的控制,並瓦解了周軍的力量,李代桃僵,在此基礎上鑄造了完全聽從於自己的軍隊。

還是那句話,幹掉或者分化了弱敵,那麼強敵也會變成弱敵;不能團結中立的勢力,那麼弱敵也會變成強敵。

而且再次證明了一點,那便是“有組織的少數,絕對可以擊敗無組織的多數”。

這一番組合拳打下來,獨孤信心中略微踏實,然後得知宇文邕已經到了襄城,距離葉縣不過百里之遙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