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四郎,我們把大軍撤回對岸吧!”
齊軍淮河大營裡,高長恭正在讀兵書,沒想到在河對岸的秦方太,直接過河來找他!
“怎麼了?你不守河對岸糧倉,來這裡做什麼?”
高長恭不悅的訓斥道。
“四郎,卑職已經以四郎的名義,將大部分糧草轉運光城郡今河南省光山縣),除非周軍孤軍深入,才能燒燬糧倉。
四郎,如果我沒有料錯,此番高大帥已經敗了,我們放棄這裡的大營,固守對岸,還能維持防線!”
臥了個槽,你想害死我啊,假傳軍令?
高長恭的臉都氣紅了。
對岸的糧倉,你他喵的下令搬運到相鄰的郡?光城郡挨著北義陽郡)
“秦方太!你的狗膽怎麼能如此的大!你知不知道這是什麼罪行!”
“四郎,我一個人死,好過我們這一堆人死,你現在不撤退,很快就撤不走了。
最新的戰報在這裡!”
秦方太大大方方的將一張帶血的紙遞給高長恭,上面寫著攻佔隨縣的段暢,力戰不降。但城門被人開啟,現在已經被侯瑱俘虜。
守軍突圍的寥寥無幾,幾乎全軍覆沒。
“四郎,信是段暢的親兵送來的。
此人還說在路上看到了很多齊軍屍體。四郎,等你想走的時候,已經晚了!”
秦方太跪了下來,苦苦的規勸!
古代打仗,受限於交通與聯絡的限制,當主帥或者主將做出決定之後,往往一天乃至幾天後才能顯示出效果。
這時候就很考驗對戰場局勢的判斷力。
如果敵人都打來了,才知道要準備防禦,乾脆洗洗睡吧,還當什麼主帥啊。
此時此刻,很明顯秦方太就比高長恭想得要遠。
“如果我撤了,那高大帥是不是……很危險?”
高長恭沉聲問道。
這個時候離開,放棄營地,回到對岸,確實可以把殘餘的齊軍帶回鄴城。
可是也會被高洋軍法問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