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叔父,那一千裝具騎兵,陛下已經給我作為冠禮的禮物,乃是我的私人部曲,你怎可打散了編入禁軍?
國家法度不可偏廢啊。就算我不要這一千裝具注意措辭),那也應該歸還國庫,由陛下定奪。”
高歸彥交待完任務以後,又扭扭捏捏的說起自己吞併了對方的部曲。
高長恭一聽說自己麾下那一千裝具騎兵都被私吞了,火氣刷刷的往上冒。
騎兵是高洋送給自己的部曲,而那些裝具,可都是國家的啊!現在只是因為戰鬥需要,暫時借來用一下的,每一件都有編號,事後都是要歸還國庫的。
當初李達跟著高伯逸帶著五百裝具出征荊襄,事後全部歸還了,哪怕騎兵死了,裝具也要扒下來帶回去,無論是否損壞。
不然這種東西跟著騎兵本人走,很容易鬧出大事情來。
高歸彥這麼不講規矩的把“公用”的變成“私用”的,高長恭到時候可是交不了差的。
這跟現代工廠裡面借用裝置是一個道理,誰借的誰還。高長恭到時候如果用一句“裝具不在我這裡,你找高歸彥要”,那還不被人笑掉大牙啊。
這是“嘴上無毛,辦事不牢”的典型案例。
這話說得高歸彥無言以對。
“這樣吧,我分五百裝具給你,作為你親衛的裝備。另外五百我另有他用,如何?至於那一千騎兵,全都還給你歸建,這樣可以了吧?”
高歸彥讓了無數步,直接給了個底線,高長恭不聽的話就直接將其軟禁,然後安插一個私會敵將的罪名。
“如此也好,謝叔父成全。”高長恭拱手行禮就退下了。
形勢比人強,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,高歸彥是主將,自然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。
如果給臉不要臉,到時候就是打臉了。
見到高長恭忍了,高歸彥鬆了口氣。要知道,高長恭雖是少年,雖是庶出,但他爹高澄卻是嫡長子,如果不是因為意外死亡,做皇帝穩穩的。
而高歸彥不是高歡所生,他爹跟高歡是兄弟,中間隔著一層呢。
做人就是不能心裡沒數。
他現在就是在等侯平的訊息,侯平的船隊只要從郢州出發了,那麼他就立刻進攻隨縣,進而威逼王琳!
至於苦守申州城的竇毅,高歸彥是不打算搭理的。
只要自己不動申州,位於鄧州的周軍就不會動彈,至少是不會南下找自己的茬。而無論段韶發生什麼危險,自己都能以“申州城未下,大軍北上恐被其截斷糧道,實非良策”頂回去。
實在是美滋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