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的軍事行動,都是為了實現政治目的!有這位大神指點,每一戰怎麼打,打到什麼程度,心裡就有底了。
不會出現戰場大勝,朝堂大敗的局面。
當年桓溫第三次北伐被慕容垂擊敗,但憑藉著謀士郗超在朝堂上的高超運作,反而將東晉所有兵權都納入麾下,陷害了所有的競爭對手,桓溫幾乎成功奪權。
最後是謝安一直耍小伎倆拖延不給對方加九錫,用緩兵之計拖死了當時身體已經很差的桓溫。
桓溫一死,勢力自然潰散,東晉的危機暫時解除。
不得不說,趙隱還沒耍手段,然而單看這份眼光,就已經是個相當厲害的角色,其權謀不在當年的郗超之下。
“高大都督啊,你現在登堂入室,其心智手腕連老夫都佩服,而且你還這麼年輕,只要不自誤,成就不可限量。
老夫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好教你了,而且老夫最多也就十來年好活,只想安安靜靜的生活,做一個孤臣,並不打算投靠誰。”
趙隱直接拒絕了高伯逸的要求。
這年頭師徒如父子,那是捆綁在一起的,甚至比父子還要親。
作為齊國的忠臣,趙隱不可能跟齊國的重臣高伯逸走太近,哪怕他很欣賞這個人。
“趙公何不在襄陽多逗留幾日?為官哪有清靜日子可言啊,在這裡安靜休息幾日也好啊!”
高伯逸不死心的問道,他還想再試試。若是能拜師,何愁將來大事不成啊!
“若是沒有我居中調和,高歸彥兵權難保。齊軍如何會過淮河?
齊軍不過淮河,你就是有千般本事也施展不出來啊。”
趙隱一語言中此戰要害,高伯逸在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。
要不就在這裡把眼前幾乎算無遺策的大叔給宰了吧,一了百了。
腦中兇暴的念頭閃過,隨即又被放下。
趙隱敢孤身來襄陽,豈會沒有萬全準備?這樣的人不會為自己謀一條後路嗎?
“你是不是在想,乾脆殺了老夫,一了百了對嗎?”
看到高伯逸有些愣神,趙隱微笑著問道。
“趙公多慮了,小子豈是那樣不知好歹的人。”
高伯逸連忙擺手否認。眼前這位看起來五十歲的中年人,實在是太厲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