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襄陽雄城,果然是名不虛傳。”趙隱站在襄陽城的西門渡口,微微有些愣神。
他抬頭看著高大的城樓,那張一直微笑的臉龐也漸漸變得肅然起來。
諸葛亮《隆中對》有云:天下有變,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、洛,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,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,以迎將軍者乎?誠如是,則霸業可成,漢室可興矣。
現在巴蜀和秦地都在周國手中,聽說一支周軍已經佔據了鄧縣!看起來像是防備王琳北上,實際上卻是在演雙簧!
鄧縣在哪呢?離襄陽不過百里,就在北面偏西一點。
這隻軍隊不可能憑空變出來,只能是從漢中沿著水路而來的援兵!
如果沒有王琳的默許甚至幫助,這是難以想象的事情!王琳軍長於水戰,攔住不善水戰的周軍易如反掌。
漢中水路沿著漢江到丹江口,再途徑襄陽,上岸後去漢江北面的鄧縣,這條路快得很。
沒有王琳的接應,對方能如此從容麼?
怎麼可能!沒有哪個主將敢這麼冒險的。
他趙隱眼睛還沒瞎呢!
在這種情況下勸說王琳歸順?
那豈不是跟天方夜譚一樣。
百鳥在林,不如一鳥在手的道理,他趙隱長吃了這麼多年飯會不知道麼?
現在是王琳漫天要價的時候,而不是反過來。
然而高洋覺得能搞定,趙隱自然也得往這裡跑一趟。
這是做臣子的責任與悲哀。再說,他此番來這裡還有一件要緊事。
現在王琳的位置特別像楚漢之爭後期,韓信被封為齊王以後的態勢。
王琳投靠齊國,則齊國勝。
王琳投靠周國,則周國勝。
所以段韶在南陽一直沒有動手,而是守住比陽不動周國叫淮州),這就叫引而不發,隨時都能縮回去回去就是駐紮在今日的駐馬店市)。
不要說別人傻,世上有多少傻子呢?
段韶不傻,王琳亦是不傻。
心情複雜的被引進城內,趙隱忽然發現天空開始飄雪,鵝毛大雪!
他有種不好的預感。
……
“等會見到唐邕,不需要聽他說什麼,刀斧手上去直接將其砍成肉泥便是!”
府衙的書房裡,高伯逸跟王琳正在密謀。
此刻高伯逸臉上陰沉得可怕,讓王琳都有幾分畏懼。
“賢弟,兩軍交戰,不斬來使。更何況我還未跟齊國撕破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