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下,對岸的北齊軍總算是察覺出不對勁來了。
第三天的時候,高長恭派人架起浮橋,讓幾個裝具騎兵前去勾引城內的周軍鎮軍。
然而居然城頭上連一發箭矢都沒有射下來!
得知上當的高長恭,剛要惱羞成怒的派人把這些城佔了,畢竟他現在控制的鎮軍有七八萬人了。
兵力相當充足,根本不存在什麼問題。
但他突然想起一件十分要緊的事情。
高洋下了聖旨,讓自己嚴守城池。
然而現在敵軍已經撤了,要不要趁機去把對岸的地盤佔了,然後一條心的圍城申州呢?
段韶只是將這些鎮軍交給自己節制而已,算是“臨時領導”。
而高洋給的兵符,只能控制自己麾下一千裝具騎兵這支王牌軍,還有七八千鎮軍,以及數量有限,不過兩千人的漢人“勇士”。
如果貿然動用段韶臨時讓自己節制的大軍,那麼會不會有些越權了呢?
高長恭略有些發熱的腦袋冷靜了下來,然後回到營帳裡,給段韶寫了一封信,說明了竇毅收縮兵力,兩天內將淮河防線徹底廢棄的訊息。
快馬當夜去的,結果天還沒亮,就收到了段韶送來的一罈酒,和一封書信。
書信只有寥寥數字。
“按兵不動!過河不如喝酒!”
段韶居然不讓自己過河?
軍中飲酒乃是大忌!段韶居然說過河這種事情連這種大忌都不如。
害怕自己年輕氣盛,還真的就送一罈酒過來!
真是讓人無力吐槽。
高長恭的心情簡直糟透了。
眼下如此好的機會,為什麼不動手呢?難道竇毅還會飛不成?他飛得走麼?
……
“孝先啊,你為何讓高長恭按兵不動呢?過河也好啊!”
原本丰神俊朗,此刻看起來卻是風塵僕僕的唐邕疑惑問道。
此刻他作為高洋臨時派來的“監軍”,實際上卻是給段韶幫忙當說客的。
以段韶那張臭嘴,遲早也要把王琳和侯瑱那兩位得罪乾淨。
“說到陰謀用計,背後手段,我不如你唐道合。但是若是論起行軍打仗,你就遠不如我段孝先了。
我跟你解釋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