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其它小說>北朝求生實錄> 王琳,一個讀作大將軍寫作社會人的江湖大佬(下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王琳,一個讀作大將軍寫作社會人的江湖大佬(下) (1 / 3)

接前文)

古人有個習慣,活著的時候不對一個人下結論,等一個人死了,對他的評價就來了,此乃棺蓋定論。

北齊最終給王琳的待遇是:

追贈王琳為都督十五州諸軍事、揚州刺史、侍中、特進、開府、錄尚書事,諡號“忠武”,以轀輬車下葬。

這就是給他的評價。

可以說極盡哀榮。

什麼叫轀en溫)輬iang涼)車呢?顧名思義,就是能調節溫度一定範圍)的車。不得不佩服祖宗的造字水平)

《史記》中記載,始皇崩於巡遊途中,趙高與李斯謀劃秘不發喪。

“置始皇居轀輬車中,百官奏事上食如故”。秦始皇陵挖掘出土的器物中就有轀輬車的原型。

轀輬車為當時的皇家高階用車,它擁有雙層推拉式設計的車窗,外面一層車窗的窗板上遍佈著微小的孔洞,內層車窗則能開閉自如,這樣的設計使車內溫度能得到一定範圍的調控。而說它是軟臥是因為車內鋪滿了軟墊,可坐可臥,不僅舒適而且製作精美。

後來轀輬車變成了喪車,死去的人平躺在車裡,送葬。是一種規格極為高大的送葬禮節。

然後再說點題外話,古代諡號是對一個人的評價分文諡、武諡,還有一種叫通諡。

文臣,文字開頭,一般後跟正、貞、成、忠、端、定、簡、懿、肅、毅、憲、莊、等字;

武將,武字開頭,一般後跟寧、毅、敏、惠、襄、順、肅、靖、等字。

而通諡則文武大臣皆可用,以忠開頭,後跟文、武、定、烈、簡、肅、毅、敬等字。

注意,關鍵部分來了。

忠武,是通諡的最高榮譽。

講究的是“危身奉上曰忠。險不辭難,克定禍亂曰武。”

我就舉例說下歷史上諡號忠武的有哪些人吧。

歷朝歷代,諡號“忠武”,比較著名的有諸葛亮、王猛、段韶、高昂、高長恭、尉遲恭、郭子儀、韓世忠、岳飛、常遇春、張玉,等等等等。

看看這是些什麼人,無一不是歷史評價正面的大腕人物。

好了,言歸正傳,從身後事這方面來說,王琳也算是“死得其所”,那麼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。

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是複雜的,多面的,立體的。

比如說上期說道的韋孝寬,除了是個極為優秀的戰略家外,還是個超級大嘴巴,鍵盤俠,皇帝不急太監急的騷包貨。

王琳也是一樣。

南北朝那個時候,是世家的時代,貴族的時代,就說武川鎮的那些窮鬼們,混到後來也成貴族,壟斷了上層的一切資源。

王琳據說讀書不多,又是兵家出身,他能走的路是不多的。

當兵只能是炮灰。

還會被上司打壓,南朝軍隊裡風氣很差,招兵靠繩子去鄉下捆,哪裡有出頭之日?

最後他走了條什麼路呢?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