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琳,在現代是一個女氣頗重的名字作者君有同學就叫王琳,女生)。但本文中說的王琳,卻是南梁末年的名將,地地道道的偉丈夫大丈夫都不足以形容其氣度)。
南北朝末年,名臣猛將如同秋收的稻田一樣,一茬一茬的扎堆,數都數不過來。
就說跟王琳同一時期的名將,有果敢生猛,能人所不能的南陳開國之君陳霸先;有騎射俱佳,審時度勢,宰輔氣度的北齊平原郡王段韶;有料敵先機,每言必中的北周門神韋孝寬,他們都是其中翹楚。
與這些人相比,王琳或許打仗的本事不如,但其獨特的氣質,與眾不同的風采和事蹟,卻如同一顆閃亮的巨星,名留青史。
王琳526年-573年),字子珩。會稽郡山陰縣今浙江紹興)人。南北朝時期梁朝、北齊名將。
王琳出身兵家,為南梁湘東王國常侍王顯嗣之子。
王琳身材高大,體態容貌閒靜文雅,站起來頭髮能垂到地下,喜怒不形於色。
雖然兵家出身也就讀了點書沒什麼學問,但他反應敏捷,記憶力強。
起初他的部下有數千人,王琳都能叫出他們每個人的姓名。能做到這點的將領,歷史上寥寥無幾。
王琳做事公允無私,對兄弟們賞罰分明,輕錢愛才,麾下士兵對他一片忠心。
與其說他領導的是軍隊,倒不如說很像是個凝聚力強大的某種社團。
王琳因其姐妹據我猜測,很可能是姐姐)受到蕭繹即梁元帝)的寵愛,王琳不到二十歲便能跟隨在蕭繹左右,他從小好武,於是就擔任武官。
說白了,也就是親衛隊長。
需要解釋下,何為“兵家”呢?這裡的兵家絕不是兵法大家的意思,而是南梁的一種戶籍制度,說白了就是軍戶。
生是軍隊的人,死是軍隊的鬼,只要梁國還在,永世不得超生。
侯景之亂的時候梁軍戰鬥力不堪一擊,這種兵戶制度“功不可沒”,限於篇幅就不在這裡介紹了。
順便提一句,假如有人穿越到南梁末年,想北伐一統天下的話,那是要玩土地xx才有機會的。
南朝腐朽而不知變革,內部矛盾重重,如同冢中枯骨。如果不開劉秀那樣的金手指,別說一統天下,就是統一南朝都是難如登天。
扯遠了,繼續說王琳。
俗話說時勢造英雄,如果沒有侯景之亂的爆發,那麼王琳也就是當時是東湘王蕭繹的親衛隊長而已。
但是,侯景來了,把牛逼哄哄的梁武帝蕭衍拉下馬,江南大亂,王琳建功立業的機會也來了。
太清二年548年),侯景之亂爆發,蕭繹派時任全威將軍的王琳進奉一萬石米到都城建鄴,趕到姑孰時,建鄴已被攻陷,王琳便把米沉在江心,輕舟返回荊州。
請注意,運米是在長江上船運,一萬石聽起來很多,其實不過是裝幾個大船而已。推測此時王琳手裡並無多少兵馬。
將米沉江心,杜絕被侯景的軍隊打劫,此舉足以見得王琳行事當機立斷,頗有大將之風。不過並沒有怎麼受蕭繹的重用。
後來,王琳逐漸升任岳陽內史,因功封建寧縣侯。
大寶元年550年),蕭繹改稱宜都為宜州,任命王琳為宜州刺史。
大寶二年551年),侯景派他的部將宋子仙佔據郢州,湘東王蕭繹任命王僧辯為大都督,王琳與巴州刺史淳于量、定州刺史杜龕、郴州刺史裴之橫等都受其指揮,向東進攻侯景。
四月,侯景率軍包圍王僧辯與王琳所在的巴陵城,並派王琳的兄長王珣到城下,企圖讓王珣勸降王琳。
王琳高聲對王珣喊道:“兄長奉命討伐賊人,不能以身殉難,竟然不知內疚,反而要來誘我投降!”說著拿過弓箭就射,王珣慚愧地退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