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獨孤大人,小子有禮了。
我這個柱國怎麼來的,小子非常清楚。此番出兵在外,有事一切由獨孤柱國定奪,小子只帶一雙眼睛,一雙耳朵,一張嘴。
絕不做多餘的事情。”
宇文憲終於從潼關回長安述職了,替換他的是北周名將梁士彥。
他一到長安,跟兄長宇文邕長談過一番之後,就立刻來找獨孤信了,姿態放得非常低。
自家知道自家事,宇文憲從小就精通兵法,展現出極為卓越的指揮天賦。
但是他其實很懂得藏拙。
宇文邕還有個同母弟弟叫宇文直,比自己小一歲。
很多事情嘛,其實不說還好,要是真攤開在陽光下,實際上……真的很考驗人心。
而人心往往是經不起考驗的。
宇文憲不敢跟宇文邕走太近,卻更不敢跟他走太遠。
對方心思如何,很難猜測。
當皇帝代表的就是君權,君權是需要敬畏的,伴君如伴虎。
如果宇文邕意外死了,皇位難道就會一個個接著往下傳麼,輪到他宇文憲麼?其實是不一定的!甚至根本不可能!
比如說跟宇文邕很親近的同母弟宇文直,看上去就比自己更有機會。
所以現在這個柱國的位置,宇文憲是很滿足和安分的,並且他並不想這麼早就參與到與幾個老柱國的權力鬥爭之中。
誰願意當棋子呢?尤其是宇文憲這樣的聰明人。
他跟宇文邕的那番長談,多以糊弄為主。宇文邕的要求他照單全收,至於心裡怎麼想,宇文憲才不會表露出來呢!
他無意皇位,但也不想背個鍋被坑死。
然而,在獨孤信這裡就不同了。
這次宇文憲雖是柱國,但地位卻是“監軍”,這是個不討喜的職務。
自古“意外死亡”的監軍就不在少數。
而且,獨孤信在前線要給自己下套,實在是太容易不過,甚至可以讓自己穩穩當當的“戰死沙場”!
所以他現在跟獨孤信的交談,不能含糊其辭,必須要交心。
他熟讀兵書,但實戰還有所欠缺,此番大戰役,正是取得實戰經驗的好機會。
所以這次他私下裡認為,不但不能聽從兄長宇文邕的教唆,嚴密監視獨孤信,反而要與對方私下裡交好。
平平安安的從前線回來,無論勝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