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到了,除夕是一年之末,又稱“歲暮”、“歲除”。
除夕正值新年舊歲交替更代之際,人們在此日的歲時習俗有兩個主要內容:除舊佈新和驅邪避厲。
歲暮送舊迎新,《荊楚歲時記》有著生動的記載:“歲暮,家傢俱餚蔌詣宿歲之位,以迎新年。相聚酣飲。留宿歲飯,至新年十二日,則棄之街衢,以為丟故納新也。”
南朝梁庾肩吾《歲盡應令詩》雲:
歲序已雲殫,春心不自安。
聊開柏葉酒,試奠五辛盤。
金薄圖神燕,朱泥印鬼丸。
梅花應可折,惜為雪中看。
在驅邪避厲方面,民間有鎮宅之俗,即在十二月暮日,挖掘住宅四角,各埋一塊石頭。在北朝,朝廷則把臘月舉行的大儺儀式放在十二月末。據《魏書·禮志》載:北魏高宗和平三年462年)十二月,透過歲除大儺之禮來耀兵示武。
當然,這些儀式與升斗小民無關。
除夕那天,高伯逸和楊素包餃子,招待了帶著很多食盒前來的四娘子獨孤曼陀。
這年頭沒有爆竹,夜裡四娘子聽著高伯逸說《西遊記》,吃著可口的餃子,被楊素一口一個高夫人的叫著,她感受到了不同於獨孤家的大家庭,而是來自屬於她自己的小家庭的那種淡然溫馨與簡單快樂。
夜裡,四娘子敞開心扉,將自己看做了高伯逸的妻子,溫柔的服侍,全心的投入其中。
第二天早上起來,高伯逸細心的給四娘子穿衣,畫眉,梳妝,兩人說著體己話,四娘子感覺自己現在已經嫁給他了一般,溫柔得要融化成一攤春水。
四娘子感覺自己已經完全屬於對方,情感的歸屬,那種感覺只有兩人融為一體的時候,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。
高伯逸是她的男人,是她的王,她的一切都是因為對方存在而變得美好可人。
然而,當四娘子被莫名而來的幸福填滿全身的時候,獨孤家的另一個不討喜的女兒,獨孤伽羅,卻承受著命運的煎熬!
她在房間裡聽到四娘子與高伯逸床笫之間歡快的笑聲,一個人閉著眼睛,默默的流淚。
難道她是妒忌四娘子?
並不是這樣,而是因為陸陸續續有前線的周軍敗兵,帶來了戰敗的訊息。
她的公公楊忠,身中一百多枝箭,力竭血流乾而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