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樣杜絕了有錢沒能力的人混進來,也讓有能力沒錢置辦裝備的省去了後顧之憂。
當然,與之相對的,戰場上的戰利品會嚴格控制,不得私吞,獎賞時再統一下發。自帶裝備的北周府兵,戰場上私吞戰利品的情況屢見不鮮,到隋文帝楊堅改革之後才算杜絕)
第三,中樞組建樞密院,長官叫樞密使,專門負責禁軍的後勤及裝備,以及戰場上負責押運的輔兵。負責戰鬥的戰兵,中樞無權過問其日常訓練,以及兵力調動。
第四,鄴城禁軍,將由現在的統一稱謂,變為“殿前”和“侍衛”兩種。殿前直屬皇帝,分左右兩軍,皇帝親自掌管兵符。
而侍衛則是分為上、下、左、右、中五軍,按五行配以五色旗,每一軍都有不同的稱謂和不同顏色的旗幟。
其中以中軍最大,人數最多。左右兩軍為純騎軍,上中下三軍為步軍。步軍騎軍的比例大致為三比一。
禁軍中還包括一支水軍,長期部署在荊襄,不在鄴城部署,屬於禁軍“外圍”。
第五,殿前軍計程車卒為職業軍人,並且只在侍衛軍中選拔。侍衛軍中計程車卒為半職業軍人,農忙時休沐,農閒時聚集。
第六,每一個州府,都是一個“軍區”,軍區的長官由州刺史兼任,負責向鄴城輸送侍衛軍的兵員,以及農忙時休沐兵員的安置。
原則上,未來的侍衛軍兵員只從州郡鎮軍中選拔,或者鄴城中樞單獨特招選拔,沒有第三種途徑。
未來參加侍衛軍計程車卒,如家中無親眷,則免除全部錢糧,若是有親眷,則免除一半錢糧。
第七,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沒有這一點,前面六條都是鏡中花,水中月。
組建而非維持)禁軍所有花銷,都從位於濟州的東河泊司,跟位於揚州的南河泊司中來。
北齊已與南陳達成和平協議。北齊的兩淮鹽以及北方的皮裘,牲畜可以透過斷斷續續的運河,抵達兩個中轉站,然後轉運到南陳,而南陳的絲綢,稻米,茶磚,則可以北上到齊國各地。
其間的商稅,關卡稅,中轉倉儲的地稅,都是天文數字!用來組建禁軍綽綽有餘。
如果不是因為這個,高伯逸怎麼可能會提動作這麼大的改革方案?
“嘿嘿,段韶,我知道你心有不甘,但是,事情沒那麼簡單的。”
高伯逸瞥了一眼排隊的人,大步走進軍營。
喜歡北朝求生實錄請大家收藏:()北朝求生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