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其它小說>北朝求生實錄> 第382章 風漸起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382章 風漸起 (1 / 2)

西魏大統二年公元536年),關中大饑荒,“人相食,死者十之七八”,長安作為關中的核心,幾乎遭遇滅頂之災,好在後來緩過來了。

西魏大統五年公元539年),宇文泰在行臺設學,令丞、郎、府佐於公務之餘晚間從事講習。十月時,在陽武門外裝置紙、筆,徵求臣民建議,自此長安作為經濟文化中心的建設正式開始。

西魏大統十二年公元546年)二月,宇文泰平定涼州、瓜州今甘肅酒泉以西)叛亂,遷徙涼州6000餘戶於長安。

西魏大統十三年公元547年)正月,宇文泰修浚白渠,以灌農田。

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)十一月,西魏攻破南梁都城江陵,收梁府庫珍寶、渾儀、晷表及諸法器,虜王公以下及百姓男女數萬口,驅歸長安。

大量遷徙人口開墾長安周邊的土地,這些地方迅速的繁榮起來。

自此,經過多年輸血,長安已經有人口數十萬,百業漸興,成為西魏北周政權的心臟與造血機器。

但是,有件事如同不散的陰影一樣,一直盤恆在長安上空。

據史書記載,很早的時候,宇文泰認為漢魏官繁,大量耗費朝廷俸祿,思革前弊。在大統年間,命蘇綽、盧辯依周制改創其事,尋亦置六卿官,然為撰次未成,眾務猶歸臺閣。

也就是說,當初宇文泰的設想,還只是紙面上的東西,並未變成現實。

六卿官天官、地官、春官、夏官、秋官、冬官)制度來源於西周奴隸制時期,乃是奴隸主對奴隸專政的一種制度。

西周的太宰,最初本職是宰牲官之長。在殷代之初,伊尹以滋味幹湯,後來做了宰相。西周也以太宰為宰相。

太宰的本職,實際就是周天子的宮內大臣或奴隸總管。只有在周天子下了“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”的命令之後,太宰才有權總攝五府,變成冢宰。

所謂“五府”,是指地官司徒府、春官宗伯府、夏官司法府、秋官司寇府、冬官司空府,這五府都得接受冢宰的命令,冢宰就由宮內大臣或奴隸總管變成而和後世內閣首相相似了。

宇文覺不久前登基之後,所有大權都在他的堂兄宇文護手中,他的角色就是“學習處理政務”。

在北周第一次朝會的時候,宇文護就提出當初宇文泰所議定的“西周六官制度”,讓群臣們回去想一想,下次再討論如何實行比較妥當!

此舉猶如石破天驚,震撼了所有朝臣。

因為這項制度只是當年宇文泰設想的制度,離真正實施,還差得很遠很遠。誰也沒料到宇文護居然如此頭鐵,北周代魏之後第一次朝會就提出來。

嚴格來說,當初宇文泰的設想,是在嚴重的開歷史倒車,說是新時代實行奴隸制也不為過。

宇文護在奏摺中這樣描述北周要實行的新制度:

在軍事上,讓天子六軍成為直屬於皇帝的禁軍,理論上不再是柱國的部曲,將來誰領兵誰帶兵,均無定數。

而且繼續實行府兵制,擴大招兵範圍,稀釋現有柱國的私人部曲。

招兵的制度不變,但軍權分配的制度大變!八柱國成為擺設,十二柱國大將軍權利略有增強,不再受柱國節制。

此舉嚴重侵害了六大柱國的利益!

在政治上,實行六官制度,天子將日常事務託付給天官府,天官府的頭頭叫“大冢宰”,由宇文護親自擔任,政令皆出於此。

天官府節制其他五府!天子理論上有廢除大冢宰的權利,但以現在的情況看,實際上是宇文護的一言堂了。

因為宇文覺怎麼可能下令免去宇文護的權柄呢?

這項制度現在還沒有實行,只是宇文護給宇文覺上了奏摺,拿到朝堂上來討論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