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下不才,打聽了一下襄陽王殿下的事情。從貧寒起家到如今身居高位,證明了一件事情。”
說到這裡李德林停了下來,目光灼灼的看著高伯逸。
“什麼事情?”
“襄陽王殿下不僅能力出眾,驚才絕豔。而且……有問鼎九五至尊的心思。”
李德林丟擲了自己的答案,如同在小池塘裡扔進去一塊大石頭,讓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高伯逸再也無法淡定。
“很多聰明人,都是死於話多,你覺得呢?”
高伯逸皮笑肉不笑的說道,他在猶豫要不要直接將李德林格殺了,以免後患無窮。
這是個聰明人,而且是個聰明絕頂之人。
“襄陽王是要成大事的人。不瞞殿下,娶盧臣萱為王妃,就是在下為任城王所獻之策,目的就是為了得到盧叔武,沒想到被殿下捷足先登。
從那時候起,在下就在暗地裡的調查殿下的一舉一動,所以今日才來相投。
所謂一人計短,二人計長,在下相信殿下,也相信自己。”
說完李德林雙手籠袖,腰深深的彎下,對著高伯逸一拜。
“我早聽先生神童之名,我得先生,如魚得水啊!”
高伯逸笑眯眯的將李德林扶起,兩人對坐到書案兩邊,一副“君臣和諧”的樣子。
“晉陽戰事吃緊,我料陛下定然會讓襄陽王帶兵出征,是否屬實?還是在下猜錯了?”
聽到李德林這麼說,高伯逸無奈苦笑道:“先生所言極是,此乃秘辛,暫時沒有對外公佈。”
能猜到此番是自己領軍出征,不算什麼特別了不起的事情,但也足以證實此人眼光了得。
要知道,以李德林的資訊渠道來看,能得到的確鑿訊息幾乎不可能有,這就說明對方可能完全就是靠分析出來的。
這樣看來,眼前這個年輕人就很了不得了。
至少高伯逸自己做不到,他厲害只是因為某些事情歷史上發生過而已,靠的是“金手指”而不是真本事。
“襄陽王威震荊湘,讓魏國吃了大虧,出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再者,殿下畢竟是漢人,段韶雖是遠親,但跟陛下也是血親,又出自段部鮮卑,跟太后的關係也近。
倘若段韶出征,那太后定然會擔心殿下在鄴城兵變,力量不能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