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外徐嗣徽還跟北齊刺史,四姓家奴任約攪和在一起,兩人合夥出兵,深夜渡過長江,攻佔了石頭城。
而且王僧辯的餘黨跟忠於南梁的將領,在三吳地區反叛,一齊對抗陳霸先,怎一個亂字了得。
江南江東一帶四處冒煙,兵禍連連。你方唱罷我方唱,城頭變幻大王旗。
現在的戰局跟高伯逸原先估計的差不多。
陳霸先帶著主力,前去增援討伐韋載不順的周文育。沒想到他前腳走,後腳徐嗣徽就派遣五千精兵,半夜渡江,攻佔了建康石頭城!
然而徐嗣徽卻中了侯安都的疑兵之計,沒有趁機攻打臺城,耽誤了關鍵的一夜!
等第二天他組織好人馬從石頭城裡殺出來,打算圍攻臺城時,修整了一夜的侯安都帶著三百精銳,開啟臺城城門,反向衝擊,打了徐嗣徽一個措手不及!
於是兵力不足的徐嗣徽一面向北齊方面求援,一面退回了石頭城,打算等援兵來了以後再攻打臺城。戰局再次陷入焦灼。
北齊方面指揮不力,各軍不能統一行動的弊端,顯露無疑。
……
高伯逸帶著五百宿衛軍,還有兩千五百駐守鄴城的禁軍,一共三千人,乘坐官船來到梁州,也就是後來的開封。
這裡漢代叫開封縣,後來東魏時被改為梁州,直到北周滅北齊後,才被改成汴州,直到宋代。
這裡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水運樞紐,沒有之一。它是大運河的中轉站,更是後來北宋的首都。
不過現在看來,楊廣還不知道在哪裡,運河也沒修,梁州很明顯還缺乏那種“匯聚天下精華”的大氣魄。
只能算是一個稍顯繁華,帶著渡口的縣城。
“傅將軍,隊伍在梁州修整一天,後天再出發吧。”
高伯逸將剛剛收到的戰報,遞給了傅伏,對方看到後也是搖頭苦笑。
探馬是隸屬於高伯逸麾下內務司的,絕不存在謊報軍情這一說。
遠在淮南的徐嗣徽進攻建康,在臺城下吃了個敗仗,雖然攻佔了石頭城,但也被困在那裡了。
段韶的兵馬才剛剛過黃河,用一句鞭長莫及來形容真不過分。
“招討使是認為段大都督是犯了兵家大忌麼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