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這年頭世事無常,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。說不定十年後,能活著坐在這裡說話的,一個也沒有。
至於答應易幟,這些都是常規操作。高伯逸又不是做善事的,他手握幾萬兵馬,讓自己這幫人過來,不就是為了兵不血刃麼?
難道一方面想相安無事,一方面還想繼續打著梁國的旗幟存在於江州南部?
不存在的,換了自己也不會答應。
“我沒有異議。”
陳定開口說道。
他已經投靠了高伯逸,長子陳真甚至正在高伯逸親兵裡面當斥候,沒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。
高二郎的手段他是見過的,熊曇朗的例子在那邊擺著呢。
“我也沒有異議。”餘孝頃無所謂的說道,對他來說,事情還沒到“正戲”!他在新吳這鳥不拉屎的地方,擔心個球啊,梁國滅亡了都不關他的事。
“事關重大,我要回去稟告周迪將軍。”
三家裡面屬餘孝頃兵馬最多,但周迪的軍隊最精銳,裝備也最好!
“好了,說第二點。
你們每一家,都要交你們首領的嫡系親屬到鄴城,當然,我會照拂他們的。只要你們不公然背叛,他們就會穩如泰山。”
這一點也沒什麼好說的,質子這種事情,都是常規操作,在南北朝時期,幾乎是潛規則一般的存在。
“我同意。”
陳定點點頭道。他長子就跟在高伯逸,這條對他來說是廢話。
“我也沒問題啊。”
餘孝頃表示贊同,他家中子弟眾多,送個人去鄴城算個球啊。
“事關重大,我要問一下週迪將軍。不過應該問題不大。”
周敷謹慎的表示贊同。
梁朝大將出徵在外,親屬可都是在建康城的,和質子是一個道理。來之前,周敷就有這樣的心理準備。
“第三點,每家湊足兩千精兵,由自己的大將帶著,加入到我軍中來。兵器自備,盔甲我們提供。
幾位都是人中俊傑,手裡兵太多了,我怕你們忍不住要動手。這世道已經夠亂了,還是不要再亂下去比較好,你們說是不是這樣。
你們三家的兵馬駐紮荊襄,供我驅策,怎麼樣?
待我班師回朝時,再將其送還你們,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