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極大帝的中秋夜設在白雪之中,無極地到處都是雪景,山丘變得圓滾滾的,就連樹上都爬著厚厚的白雪,一切變得胖乎乎的。
青華一向最恨冰雪,這種痛恨始於他將百妖逐入崑崙的那天,即便如今他已經不再畏寒,他也始終對冰雪心有餘悸。然而面對無極地的皚皚白雪,他竟覺得有些可愛,不知道越鳥要是見了這千里冰封的盛景會不會心生喜歡。
就連越鳥都以為北極大帝中秋設宴無非是過過場面,青華更是毫無察覺,沒成想這團圓的佳節、賞月的兩夜,他竟親自走進了一場鴻門宴!
眼下天庭和靈山分庭抗禮,從表面上來看二道勢均力敵,說不上誰能壓誰一頭,可諸仙即便是位極人臣的,也難免要忌憚靈山的威勢。當年青華帝君再赴崑崙降妖就是個例子——百妖和百仙同宗同源,天庭為了對付百妖和百妖之後檮杌前後花費了近萬年的功夫,可臨了檮杌卻被釋迦摩尼給帶走了,諸仙無功而返,實在是說不過去。
這些年明王在天庭頗為得勢,又兼受了與她同宗的西王母的抬舉,一時間風頭無兩,可從前她靠的是靈山的庇佑,如今青華帝君入贅萬妖之地,三界情勢瞬息扭轉。四御位列仙班,今夜自然不能輕易放過青華,非要探探他的口風不可。
“今日寒舍得青華大帝如此貴客,真是蓬蓽生輝,這月桂清露正好應節,大帝看茶。”
青華對北極大帝略點了點頭便落座了,他滿腦子都是敷衍了事,哪裡還顧得上其他四個在打什麼主意?他恨不得趕緊開席,早聚早散,千萬別耽誤他和越鳥夫妻的第一個中秋節。
“本座驚聞大帝已經修成了大乘炎術,原本心中還不信,可本座這無極地萬里冰霜,大帝一落座卻霜雪不侵,看樣子倒像是東華帝君的獨門法術扶桑陽炎之術。到底是大帝威震九霄,就連東華帝君的不傳之秘也照樣能夠融會貫通,大帝真是好造化啊!”
無極地的冰雪於金身的神仙絲毫無礙,陽炎術遇寒則發,也不是青華能控制的。北極大帝說起話來暗藏深意,面上是抬舉,實則是打探,叫青華聽了沒來由地生怒——這個紫薇大帝仗著自己是四御之首,居然連他也敢挑釁,真是不知天高地厚。
“卿家真是慧眼識珠,連本座用的是扶桑陽炎術都看的出來,本座有幸,蒙東華帝君親傳,習得了這大乘炎術,如今已練了二十多年了,雖不敢說是爐火純青,但也算是用的順手了。”
青華不悅,這一番話說的頗重。扶桑陽炎術又如何?所謂的獨門法術、不傳之秘,遇到青華大帝這般的威重之輩,就連東華帝君也不敢不傳。北極大帝原是想試探一下青華,豈料卻自己吃了個下馬威,如今在天庭,西王母和青華大帝算得上是同尊同貴,可明王出身高貴,師門更是高不可攀,眼下天庭的兩對神仙眷侶,若是硬要計較,終究還是青華大帝和孔雀明王更勝一籌。
神仙畢竟與人不同,對於尊卑並沒有那麼執著,最讓北極大帝忐忑的不是青華威逼東王公,叫他連看家的本事都拱手讓人,而是青華這個崑崙水精,一個天生罩門就在畏寒的神仙,如今居然習得了大乘炎術!
十全十美毫無破綻,這樣的本事放眼三界只怕都是絕無僅有,青華帝君本就造化齊天,如今他連天生的短板都沒了,三界世間還有誰能挾制他?有道是食君之祿,擔君之憂,四御位極人臣自然要為天庭做打算,今日他們有意試探青華,無非是想看看這樁姻緣的深淺,也想看看這青華帝君到底是什麼心思。
“還未賀過大帝新婚之喜,在此賀過,大帝與明王真乃神仙眷侶,佳偶天成。”
說話的是南極長生大帝,也就是從前的玉清真王。西王母說過,玉清真王是因為得了蟠桃之功才位居四御的。他居煥照宮,和東王公同住蓬萊十洲三島,雖然面上比東王公官大一級,可東王公造化齊天,天庭除了青華以外無人可與其比肩,加之西王母尊貴無匹,日子久了,便就養成了一副小心謹慎的心腸,人前笑臉迎人,人後不說是非。
南極大帝此言一出,眾仙難免都客套了幾句,無非是說青華帝君和明王是一類,唯有勾陳大帝似乎心有所思。
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是鬥姆元君的長子,他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兩極和天、地、人三才,統御眾星,並主持人間兵革之事。如今三界形勢一觸即發,眾妖蠢蠢欲動,聖王鴻蒙到處招兵買馬,就連蘇悉地院裡也有不小的動靜。前番青華大帝入贅明王宮引得天庭議論紛紛,其中有沒有內情尚未可知。可眼下青華大帝就在眼前,機不可失時不再來,他自然不能輕易放過。
“前些年有位靈山菩薩邀請九重天眾仙往五臺山聽法,本座也去湊了個熱鬧,可那菩薩說的本座倒是沒聽懂,倒不知道帝君能否為本座解惑?”
青華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四御非但是想試探他和越鳥的姻緣,竟還有意試探靈山!他辛苦設局十六年,才讓文殊代表靈山向天庭表了些親近之意,這個勾陳大帝,法會上沒聽懂不當場問,居然存在肚裡五年才拿來問他,真是豈有此理!可越鳥是個裡外不是人的靈山弟子,在天庭難免引人側目,可今日四御要試靈山,他身為人夫,若想護住靈山和越鳥的顏面,就絕不能以威強壓,只能以理服人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“帝君言重了,法不辯不明,帝君且問,本座必定知無不言就是了。”
勾陳大帝試探青華,其實無非是想探探明王的深淺,看看她究竟是真的佛門弟子,還是沽名釣譽的假把式。佛門講究向善忌殺,可明王屠扶南在前,降檮杌在後,而青華大帝更是當年盡誅百妖的始作俑者,如今這兩個人湊在一起,別說是他,只怕就連靈霄殿裡的玉皇大帝都如坐針氈。
如果明王真是自小長在觀世音坐下的佛門中人,那她必定精通佛法,而青華大帝身為人夫,必定也會耳濡目染。可青華若不通佛言,那就足見明王是頂著“靈山”這個金字招牌的羽族妖王,一前一後雲泥之別,今日若不看清楚,天庭如何能安心?
勾陳大帝這是計中計,一句話既算計了青華也算計了越鳥,要麼說天庭人才濟濟呢,若非心有溝壑,誰能想出如此以退為進,一石二鳥的妙計?
“大帝說的甚是,理越辯越明,釋道一家,應當互通。本座記得當日那位菩薩說了一個典故:說有一個商賈娶了四房妻子,第一個妻子伶俐可愛,與他如影隨形;第二個妻子豔冠群芳,人人稱羨;第三個妻子勤快體貼,事事周全;唯獨第四個妻子碌碌無為,無所事事。有一天,商人要遠去行商,此去舟車勞頓,商人想選一個妻子與他同行。可第一房妻子不肯,第二房受不得勞苦,第三房妻子放不下家中瑣事,最後反倒是第四房妻子不辭勞苦願意跟隨商人。這故事不知所云,本座實在是沒聽明白,還請大帝一解。”
勾陳大帝來勢洶洶,青華原以為自己要絞盡腦汁才能應對,豈料他問的居然是當日在五臺山文殊菩薩講的“四妻”典故,這個典故妙就妙在暗藏隱喻,若非讀慣了經書的佛門弟子,一時之間聽不明白也分數當然。
青華雲淡風輕,只道:“不怪帝君有此一問,此典難解,當年如來曾親自解過——需知商賈是假,四房妻子也是假。商賈代表芸芸眾生,凡人沉淪苦海,如影隨形的是肉身,人人稱羨的是財帛,無微不至的是結髮妻子,無所事事的是天賦本心。凡人不懂因果,不捨肉軀,貪戀財帛,更捨不得七情六慾,豈不知肉身會腐朽,財帛更是無稽,情愛總有離散,唯獨本心不滅。所謂於一剎中成正覺,一切剎處悉亦成,一切入一一亦爾,隨眾生心皆示現。我心非心,非心無心,便是此理,帝君明白了嗎?”
青華此言一罷,四御沉默不語,要問此夜中秋佳宴,諸仙為何惴惴不安,且看下回分解!
喜歡越鳥傳請大家收藏:()越鳥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