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 btyetop >
sty1nove.k"
dataads297"
dataadforat="auto"
datafuidthresponsive="true"><ins>
公元一九二一年,對於學子張廷瑞來說,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大轉折——這年的夏天,他以各科全優的學分考入了保定市育德中學。
從郵差手中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,他興奮地跳將起來。一家人也都高興萬分。當天,就像過大年一樣,張燈結彩、殺豬宰羊,備了一桌豐盛的晚宴以示慶賀。
這天夜裡,張廷瑞思緒萬千、徹夜難眠,並在日記中這樣寫道:人生短暫,也很漫長。對不同的人來說,生命的意義也有所不同。但無論生命如何延續,都必須要有自己為之奮鬥、求索的目標。如此,活著才更有意義。庸庸碌碌,枉度一生。憾矣!悔矣!愧矣!
時光荏苒。
歲月如梭。
夏季的音符剛剛結束,秋天的樂章已經奏響。
這是一個晨曦初照,稻菽飄香的早晨,張廷瑞囫圇地吃過早飯,撂下飯碗後,走近剛剛為自己打點好行李的母親,心事重重地說:“媽!我這一走,就得小半年才能再見到家裡人了,現在我最想跟您說的話是:您二老歲數也都這麼大了,往後可要注意保養好身體呀。農活實在忙不過來時,就再多僱幾位短工,您二老在一旁指指點點就行了。再說:咱們家現在也不缺少僱短工的那幾個錢。”
母親直起身來,面帶笑容說:“我的瑞兒的確是長大了。知道體貼父母了。能聽到這樣的話,媽真是太高興了。感覺這渾身熱乎乎的。不過,你爸我倆還沒老到不能動彈的份上。莊稼人多受點累對身體興許還有好處哪。媽活到這把年紀,還沒聽說有誰是因為幹莊稼活被累死的。我和你爸呀,倒是時刻都在為你擔著一份心。”
張廷瑞瞪著大眼問:“媽!您還拿我當三歲小孩子呀!那您說說:擔心我什麼呀?”
母親說:“還不是為你的倔強脾氣擔心?你有時候太義氣用事了。一沖動起來就不管不顧,天王老子來了也不怕。這哪行啊!你爸下地之前還一再提醒我:瑞兒出門前,你可要狠狠地叮囑他幾句。告訴他:以後出門在外,不能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——遇事要冷靜。三思而後行。這樣就不會節外生枝、招惹不必要的是非了。要知道,你這個年齡正是學知識的時候,要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讀書上。理解媽的意思了嗎?”
張廷瑞說:“理解。您是擔心我在外面吃虧。”愧疚地說:“媽!這些年來,我的確給您二老沒少惹麻煩。您二老為我真是操碎了心了。不過這都是過去了。那時候,兒子的確很幼稚、不懂事,現在我真誠地向您和我爸說一聲對不起。自打進城讀小學,接觸了另外一種社會環境以後,兒子總算悟出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,好像突然間自己就長大了。從今往後再也不會做從前那樣的傻事了——做了好事,不但得不到別人的感激,相反還落下了不少埋怨。何苦呢?正如您和我爸希望的那樣:要全身心地把精力投入到讀書上去。實在沒事可幹的時候,還可以多看看文學方面的書籍。古人說:‘書中自有顏如玉。書中自有黃金屋’。今後我要用實際行動報答您二老對我的養育之恩。也決不辜負您二老對我的一片厚望。還要給弟弟妹妹作出表率來。您放心:兒子既然說得到就能做得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