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其它小說>隨身帶著未來空間> 第451章 沙漠綠化與海水西調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451章 沙漠綠化與海水西調 (1 / 2)

<! btyetop >

sty1nove.k"

dataads297"

dataadforat="auto"

datafuidthresponsive="true"><ins>

塔克拉瑪幹沙漠,維吾爾語的意思是“進去出不來的地方”,當地人通常稱它為“死亡之海”。

整個沙漠東西長1000餘公裡,南北寬400多公裡,總面積達337600平方公裡,是新華國境內最大的沙漠,也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。

在世界各大沙漠中,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最神秘、最具有誘惑力的一個。

這裡,沙金字塔形的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,最高達300米左右。

沙丘型別複雜多樣,有複合型沙山和沙壟,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,有塔型沙丘群,還有呈各種蜂窩狀、羽毛狀、魚鱗狀沙丘,變幻莫測。

古代的塔克拉瑪幹地區,是個河流遍佈、水草豐美的地方。

但到了現在,沙漠年平均降雨量不足50毫米,而年蒸發量卻超過3000毫米。

在這樣的環境中,任何生物都很難存活,加上遍佈流動性沙丘,可以說,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最難治理綠化的地區。

三月份,桃源沙漠開發有限公司與政府部門簽訂了正式協議,承包了40000平方公裡、也就是6000萬畝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土地,佔到了整個沙漠總面積的近八分之一。

考慮到治沙週期太長、收益太慢,承包年限為99年,前30年免稅。

桃源集團承諾投入至少1000億的資金用於沙漠改造,並且在十年內完成承包土地30以上的綠化工程,全部綠化率將超過70。

同時,擁有對沙漠土地的使用、收益、流轉和承包經營權抵押、擔保權能,以及優先續約權。

葉泉斥巨資啟動這個計劃,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治沙。而且帶領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到這個行列來。

另外的目的,就是為了打造出一個寶島省大小的“沙漠桃源”,利用種植沙棘發展出一條加工産業。利用固沙草、沙棗等植被發展牧業,讓它成為一個海市蜃樓般的旅遊勝地。

協議書一簽訂。桃源集團一邊招兵買馬,一邊啟動了沙漠公路與沙漠機場等建設工程。

目前,已經有兩條沙漠公路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,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貫穿流動沙漠的等級公路,途經輪南油田、塔河油田和塔中油田,也是眾多旅遊者前去觀光的目的地之一。

同時,鑒於未來電動飛機的超低執行成本,桃源沙漠基地將大力發展空中作業和空中運輸。

為了讓沙漠基地擁有充足的淡水資源進行開發。葉泉幹脆利用空間,把海洋裡的冰山運到了沙漠上。

這一點,葉泉還是受到了冰山託運的啟發。

早在冷凍技術尚未發明的1890年代,就有人利用船隻從智利的聖拉斐爾海域拖運小冰山進行謀利,不過那時並非是為了要獲取淡水,而是為了要供給冷藏所需的冰塊。

據估計,全地球所有淡水資源中只有大約1%是存在於河流、湖泊、沼澤和地下水中,能夠讓人類直接使用;至於其餘的99%,都存在於冰河和冰冠中,而90%的冰河和冰冠又都是在兩極。

冰川的水來自海洋。由於極地寒冷,海水蒸發出來的水汽很快就冷凍在冰川上。

海水蒸發時,只有純淨的水汽蒸發出來。海水中的鹽分不會隨之蒸發,因此,極地可以算是一個天然的超大型海水淡化基地。

每年有超過一萬座以上的冰山,從南極的大陸冰棚漂離出來,最後融化入南半球的海水裡去,有的巨型冰山蘊含的淡水,甚至足夠全球的人一年使用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