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第二天,比賽繼續。
海外選手經過一天的熟悉,很快對李家溝的魚情有了大致的掌握,在比賽中佔據了主動,前十名選手裡邊六位都是歐洲和美洲的高手,華人選手只有四位,菜頭和一位蠻州釣友晉級,還有一位臺灣選手,一位是美籍華人。
丘老師被可恥淘汰。
……
第三天,決賽開始。
這就是這次比賽賽事安排的精彩之處,前一天的成績全部作廢重新開始,技術再好也不能說就能穩操勝券,運氣也是重要因素。
大部分的參賽者都沒走,李家溝景色優美,選手們將自己的路亞艇變成了觀光艇,被淘汰後心情反而放鬆了,一邊欣賞著湖光溪色,一邊給自己熟悉的選手加油打氣,或者遠遠的觀摩。
人人艇前都放置了一部手機或者一個ipad,一邊關心著自己的夥伴,一邊還關注著整體賽況。
第三天魚口明顯減少了,這就是世界級頂尖高手的水平,完全放開了追求比賽效果,那叫一個兇悍。
要真要將這些魚全部釣上來的話,李家溝的大翹嘴怕是這三天裡邊就要減少五分之一,五十個人能夠在兩個月裡將李家溝的大翹嘴全部釣光!
魚口雖然減少,不過賽事卻進入了白熱化。
華人釣手早上玩水面系狂拉了一波,將外國選手甩開了一截,分別佔據了第一,第三,第五和第七。
但是早上視窗期一過,改玩搜底之後,海外選手精準的拋投技能就發揮作用了。
石縫,樹根,葦草邊緣,這些地方中國選手不敢輕易冒險嘗試,拋投稍不注意,就會有掛上的風險,可海外選手卻每每能在這些地方斬獲到鱸魚和鱖魚。
連李君閣都看得暗自納罕,原來李家溝居然藏著這麼多的鱸魚和鱖魚,他自己竟然都毫不知情!
因為這兩種魚傳統釣極難釣獲,它們是天生的路亞物件魚種。
菜頭上午人品爆發,保持著第一的水平,可很快就被劉易斯趕超,華人選手名次到下午已經變成了第二,第四,第六和第九。
很快傍晚的視窗期來臨了。
中國選手能不能發力趕上,就看重回水面系這一波角逐。
李君閣就離菜頭不遠處控制著快艇,因為他是最有望沖擊冠軍的國內人選。
菜頭正準備將最後一杆亮片收回,換成水面系波爬擬餌試一試,突然竿梢一沉,線杯被拉得特特作響,瘋轉起來。
“我的個去!”菜頭猛一揮杆,水下的魚兒卻如同沒有知覺一般繼續向前竄去。
“媽耶!大的,超級大的,平時要你來你不來!這時候給我添什麼亂啊!”
左腳將踏板踩到最下,菜頭調轉路亞艇的艇身往大魚前進的方向追趕,一邊準備切線,這個時候比賽成績才是第一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