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其它小說>回到山溝去種田> 第四百六十四章煉刀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四百六十四章煉刀 (3 / 4)

在刀側堆起一層稀泥,鋸齒那邊厚,越往刀刃處越薄。

這泥是調變過的,碳粉紅泥草木灰都有。

覆土完成後,拿一根細竹篾彎成小圈,將刃口部位隨意的刮出來。

待這一側幹掉,翻過來同樣的方法處理另一側,處理完畢後放龍窯上烘烤。

趁烘烤短刀的時候,李君閣開始處理長刀。

同樣的覆土方法,不過這次李君閣是把刀刃那一面敷厚,把鋸齒那一面颳了出來。

將長刀放龍窯上烘著,李君閣將包裹上泥土的小刀送入了爐膛。

然後找來一個斜開口的竹槽,開口很長,底部離槽底有一段距離,可以盛放不少油。

將竹槽裡外抹上泥烤幹。

往裡邊倒了半槽椰油,量好分量後,又將油倒入陶碗中燒起來。

將內衣弄濕擰去水,折疊起來隨時準備滅火。

待油燒熱,小心地將油倒回到竹槽裡。

這時候就要塊了,將竹槽架成微微傾斜,讓下面的油變深,將刀片取出,刃口正向下方用切肉的姿勢放進去,然後送入筒底完全浸沒。

油立刻就沸騰了,不過卻沒有著,因為刀片已經全部浸入到油裡邊了。

反複提起來浸下去幾次後,將刀片移入冷油中冷卻。

等到將所有東西放置妥當,李君閣開始檢查刀片。

敲去已成硬殼的覆土,李君閣可以看到小刀刃口處漂亮的燒刃花紋。

在砂石上隨意磨了一下,露出一些金屬部位,李君閣拿鑽頭尖端在刃口邊緣輕輕劃了一下。

沒有留下任何痕跡,反觀鑽頭尖端,出現了一個小亮點。

鑽頭油淬後的硬度,李君閣估計在五十七度左右,那這把覆土燒刃的小刀,刃口硬度李君閣估計達到了六十!

覆土燒刃的精妙之處在於,刀刃冷卻快,在刃口的鋼鐵內部會形成高硬度的晶相;而覆土厚的地方冷卻慢,那裡的最後形成的晶相不是脆硬,而是保持了韌性和彈力,使得刀子既堅且韌。

李君閣舉著刀片仰天大笑:“成功了!”

這時阿音回來了,說道:“二皮,刀子弄出來了?”

李君閣笑道:“小刀弄出來了,恢複了硬度,消減了脆性,哈哈哈哈,老祖宗的覆土燒刃法,果然厲害!”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