鉛墜帶著南瓜葉緩緩的下沉,然後被浮漂牽引著,在水下15公分處穩定住,浮漂也立了起來,只在水面上露出了一個紅色漂頭。
然後李君閣再次輕轉八卦輪,收回多餘的浮線。讓竿與漂之間的釣線盡量達到最少。
由於池塘裡的楠竹框裡剛剛投放了不少的青草,正好形成了一個草魚窩子,大量的草魚正在貪婪的吃著框子裡邊的浮著的青草。
草魚的食量非常的大。夏天的一條草魚,一天可以吃掉相當於自己體重12以上的青草,吃得多也拉得快,所以端午過後的草魚索食的願望非常的強烈。
草魚排出的大量糞便正好可以成為其他底棲魚類的食物,還可以養活大量的小魚小蝦以及藻類。
因此,只要一個池塘裡有一定數量的草魚,並且定時定量的餵食,那麼整個池塘的其他生物的食物都不會缺乏。
草魚的生長非常的快,三年生的草魚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長到十斤以上,肉質也比較鮮美,所以一般農家池塘裡都會投放一定量的草魚。
果然南瓜葉剛拋下不到兩分鐘,只見紅色的鉛筆漂頭就毫無徵兆的突然往下一沉,消失在水中,李君閣手裡的車盤竿輪子開始被拉得瘋狂的轉動,釣線一下就被拖到了池塘的中間。
中魚了!李君閣左手往車盤上一按,右手一揚,只見斑竹杆子一下彎出了一個有力的弧度,穩穩地刺住了這條魚。
大草魚當然不會立刻就範,開始了猛烈的掙紮。
八卦輪的制動全靠左掌的壓力,相同拉力的情況下,壓得重,輪子就轉得慢,壓得輕,輪子就轉得快。要完全剎車,則要將手指卡在輪子撥片和竿子之間。
所謂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,高手跟新手的手法上會存在很大的差別。
李君閣從小喜歡釣魚,當然是高手,只見他牢牢的掌握了與人魚之間的控制權,不慌不忙,大草魚發力的時候,他就緩慢地釋放釣線,待草魚發力完畢,又開始旋轉八卦輪將魚線收回。
草魚一般會有三次發力的時間,果然,三次拉鋸戰之後,大草魚開始後繼無力,被李君閣拖到了水面上。
草魚見光之後開始最後一次猛烈的掙紮,尾巴劇烈的拍打著水面,濺起巨大的浪花,再次往水下鑽去。
“嚯!這條魚真不小,起碼十斤往上!”李君閣一邊興奮的想著,一邊穩穩地控制住車盤。
幾經折騰,大草魚終於沒有力氣了,在水面上翻出了白白的肚子,被李君閣慢慢的搖到了身邊,拿出大抄網,一下將它抄在網中。
從中魚到遛魚入抄網,前後也就才十分鐘的時間,當李君閣拎著大草魚進入廚房的時候,石素芬才剛剛把米下鍋,正在切菜。
見到李君閣進來,石素芬笑道:“你這弄魚摸蝦的本事也是兇,我還要先弄幾個素菜,你去後面把魚跟作料弄好給我端來。”
李君閣來到後面的青瓦棚,先將車盤竿掛回原位,從水泥臺下拖出一個大盆,將大草魚放入其中。
把水缸上的水管拖下來放木盆邊上,泉水就開始流入木盆。
想了想,掏出煙盒放在草魚肚子上做參照物,然後又摸出自己的手機,對著大草魚拍了一張照片,發到了微信釣友群裡面。
又打了一句話“今天回老家,第一釣。”
李君閣加入的是一個全國的釣友群,群友來自天南海北,都是玩淡水釣的,也交了不少朋友,大家在裡面交流釣技,胡扯海吹。
李君閣的微信名叫“在水一邊”。
很快微信就一堆訊息:
切爾西席:“目測十三斤+,鑒定完畢。”
白條也是魚:“目測十五斤,鑒定完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