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的縣比市大,紀州和竿,産地集中在和歌山縣的橋本市。
一路上風景優美,日本森林面積覆蓋率近百分之七十,這跟他們的工業結構有關系,別人是羨慕不來的。
不過跟李家溝比,李君閣心理優勢就大了,老子那裡森林覆蓋率百分之九十都有!
和歌山算是在京都旅遊帶上,不過橋本市本身沒什麼景點,因此顯得格外的幽靜。
這個也合李君閣的胃口,他最怕人多的地方。
路面也非常的清潔,李君閣暗自點頭,對阿音說道:“阿音,我們李家溝以後的路面,釣場周圍環境,至少要搞到這個清潔程度才行。”
阿音也是一路看在眼裡,記在心裡。
三個車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前停下,這房子佔地不小,白牆青瓦,木樑穿建,是典型的日本平安時期的建築風格,屬於唐風向和風轉變的時期,建築中既有中國建築的影子,又有日本建築的影子。
屋後還有一口二十多平方米的標準水泥方池,估計是試竿池。
一行人下得車來,就見院外豎掛著一個木匾,一看就是老物件,上面寫著幾個漢字“精一坊”。
池田老頭開始邀請各位進院。
進門是一個日式庭院,跟篾匠叔李家溝木樓旁邊的院子相似,院子不大,但是設計非常精巧,甚至可以說是精細到了極致,這也是日本人的喜歡鑽牛角尖的性格決定的。
庭院周圍的廊下,還有三四個人估計是池田老頭的徒子徒孫,正跪坐在那裡弄竿子。
見到池田老頭進來,都放下手裡的活計,雙手扶著大腿,鞠躬致禮,禮貌非常。
池田老頭大咧咧的擺擺手,領著眾人進屋。
進門就是榻榻米風格,眾人分賓主坐下,李君閣暗自腹誹:“我可算知道你們的羅圈腿是咋來的了。”
一邊開始打量這房間。
房間就是木製紙糊的隔板,就池田老頭後面有一道牆,上面掛著一幅古舊的書法,也是漢字:“其技惟精,其道惟一”。
李君閣暗自點頭,這應該就是池田老頭精一坊名稱的來歷了,也不知道是哪一輩老祖先人傳下來的。
不過這字在日本可能算是好字,但要按中國的書法審美來評價的話,“墨豬”二字恰如其分。
在一個處處都類似中華文明的地方,卻處處透著與中華文明的不同,李君閣呆的其實有些別扭。
這是一種神魂上的不融合。
好在池田老頭很快就開啟了話題:“你們這次來這麼多事情,日程上會不會太緊湊?”
李君閣說道:“我們本來是準備分兩頭,一頭是蘭展,一頭是制藝交流會,現在多了個電影節頒獎禮,不過我們都是辦理的三個月商務簽證,只要這三樣時間不湊到一處,還是挺寬裕的。”
良子的媽媽也進來了,挺慈祥一個老太太,剛剛一直在廚房裡忙活,現在坐在池田老頭的身邊款待賓客。
眾人又是一番攪擾。
池田老頭說道:“事先沒有想到,你們李家溝居然出了一部記錄片,既然是描述中國制竿師的,裡面肯定也會拍攝得很詳細,這樣,工藤你看看這部電影在電影節哪個時段有放映,我們聯合會組織來一次觀影,一是給黃桑捧捧場,二是讓聯合會的工匠們學習學習,接下來的交流會有了這個引子,相信會開得更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