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石頭若有所思地點頭。
李昆吾說道:“說遠了,說回技藝,你們的技巧脫胎於傳統石雕,其實跟玉雕是有很大的區別的,玉雕古代用的是水床,砂砣,用刀鑿的地方反而少,這是你們這派跟傳統玉雕最大的區別。”
“對付青珉石,你們的技法已經夠了,但是要對付和田玉,翡翠,瑪瑙,就有些不夠看了。電動工具要用起來,不過不是簡單地用雕刻筆。古人多是用的琢玉砂,而到了現代,我北工京派多是用大小不一的金剛砂輪。”
“怎麼解釋呢?用雕刻筆的手法,跟作畫類似,將紙鋪好,拿筆作畫;而琢玉剛好相反,相當於將筆固定,那紙湊到筆上去完成畫作。”
“用雕刻筆,其實還是模擬的石雕,你只能一隻手。而固定砂輪磨針後,你能上雙手,熟練之後,控制和力道比單手強得多,因此在刀法上表現出來的骨力和變化也強得多,當然還有其它差別,我就不一一敷述了。”
“拿我京派來說,我北工尤其注重古韻,因此除了不影響大局的細節部位需要上雕刻筆之外,大部分時間,還是傳統手法。”
小石頭感覺自己眼前一下亮堂了好多,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般,處處都是新奇,以紙代筆,這玉雕跟石雕的區別太大了。而青珉石界於玉石之間,也就是說,自己的表現手法,還可以比現在多一倍!
見小石頭喜得抓耳撓腮,李昆吾笑道:“悟性真不錯,這樣,皮娃你去選一塊卵石大小的青珉石過來,小石頭你將電磨取出來,我給你展示一下。”
李君閣趕忙阻止:“李老你這也太累了,要不我們先吃飯,吃完飯再說?”
李昆吾揮手道:“難得興致高昂,現在不弄,說不定我一會兒就沒興趣了。”
這還了得!李君閣趕緊跑久長居庫房裡,庫房裡都是大石頭,不過難不倒李君閣,直接從空間倉庫裡選了一塊出來充數。
阿音也機靈,跑去找客人要了個攝像機,準備先將大師來李家溝展示工藝的過程拍攝下來。
小石頭這幾天就守著他老爹,工具都在這兒,於是幾人又進到了小石頭這幾天雕硯臺的屋子裡。
李昆吾將電磨固定好,金剛砂輪換上,開啟電機,滴上水,對小石頭說道:“注意看!”
說完就拿著青珉石對準砂輪,又快又狠,刷刷幾下就切出了一個大型。
這個李君閣太熟悉了,於是脫口而出:“八刀蟬!”
沒人理他,全都瞪著眼睛看李昆吾操作呢。
李昆吾說道:“漢八刀,其實是‘拔刀’的訛傳,為葬器,上面所用的刀法洗練,下刀狠收刀快,刀痕一頭深一頭淺,所謂‘拔’,就是說的這個勁。”
說完翻過石頭來又與砂輪碰了幾下,蟬的腹部和扇翅就被分了出來。
眼到手到,都不用畫圖描樣,不知道李昆吾這輩子到底雕了幾千幾萬個蟬,才能做到這一步。
別人還好,小石頭看的目眩神馳,感受到一種醍醐灌頂般的通泰。
又將石頭在砂輪上碰了幾下,將頭眼雕出來,李昆吾換了根鉈針,說道:“注意看我要拉弧線了。”
說完一邊拿蟬觸碰鉈針一邊轉動,幾下功夫就切出了背翅,頭頸分界線以及另一面的腹線和口器。
關上電機,李昆吾將蟬交給小石頭:“看清楚了沒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