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完好像想起什麼,摸出手機撥打電話:“孫老么!你狗日的這批雁苗咋回事?是不是標錯孵化時間了?!李家溝這批都會飛了!你趕緊查查其它地方咋樣!要是損失了看你咋跟鄉親們交代!”
“啥?你那邊沒事?還要過兩天才能斷翅?怎麼可能!等著!老子給你發影片!”
發完影片,玉蓮嫂子聽到這邊大呼小叫的也出來了,問道:“咋地了?”
吳志秋著急地問道:“玉蓮嫂子,這批大雁啥時候開始能飛的?”
玉蓮嫂子被問得一愣,說道:“早幾天就能飛了啊,每天早晚麻頭會將它們趕出去一兩個鐘頭找吃的,完後會去將它們趕回來,回來後我再給它們補一次精料。好些客人都當西洋景看呢!這到底是咋地了,大雁不是本就該會飛的嗎?”
吳志秋手扶腦門,對李君閣哭笑不得地說道:“你李家溝怎麼淨特麼出妖孽?能上電視的老團魚,能聽懂人話的下司犬,能找蘑菇的野豬,現在還有能牧雁的老鷹也出來了!”
李君閣聽得不樂意了:“麻頭是遊隼!不是老鷹!”
吳志秋看著高空的小黑影直揪頭發:“老子沒說它是妖精就不錯了!不科學啊!這特麼是要顛覆我的世界觀啊!”
李君閣卻是心大,聽玉蓮嫂子那麼一說早就放心了,哈哈大笑拍著吳志秋的後背說道:“央視的張老師可是說了,任何事情都是能用科學的方法解釋的,你解釋不了,那是因為你是農業專家,不是動物學家!”
不一會,那個孫老么來電話了,說是蠻州市各地的雁苗都正常,過兩天就要斷翅了,沒有李家溝這種情況。
吳志秋更糾結了,眼神發直,喃喃自語道:“見了鬼了……難道說……大雁也成精了?”
李君閣倒是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,這雁苗剛來的時候,擔心它們生病,偷偷在開口料裡加過一兩次靈泉水,現在看來這長勢跟其它地方有所區別。
走進農家樂裡攝出一條空間鯽魚切成條,又拖了個高凳出來,李君閣吹響鷹哨,將麻頭召喚下來。
麻頭是吃空間魚最多的,比下司犬還多,現在已經長得神駿異常,體型也大了一圈,說是母遊隼都有人信。
李君閣笑眯眯地一邊拿鯽魚條餵它,一邊誇獎道:“麻頭真乖,都不用叫,這就知道幫爸爸幹活了,來來來,爸爸獎勵你吃魚。”
吳志秋又開始抓頭發了:“它就是一隻鳥!你不要這樣跟它說話好不好!它只會條件反射!不是真的能聽懂你說話!”
麻頭斜睨了吳志秋一眼,不滿地啼了一聲,目光中充滿鄙視。
吳志秋一下就炸了:“啥意思!你跟我說清楚啥意思!你剛剛是不是在罵我?!”
李君閣趕緊拉著快要抓狂的吳志秋往車那裡走,邊走邊說道:“你跟鳥置什麼氣!你剛剛才說了它只會條件反射,走走走,大呆它們還等著你打耳洞呢!”
吳志秋都被拉遠了,還在嚷嚷:“它剛剛看我那眼神!絕對不是一隻鳥!它肯定是在罵我……”
去農技站拿裝置,李君閣見到好幾把鉗子,忍不住拿起來觀瞧。
吳志秋介紹道:“你拿的那個是耳號鉗,是給剛出生的小豬用的。”
說完繼續介紹道:“打耳號的目的是為了給仔豬個體編號,記錄仔豬的來源、血緣關系、生長快慢、生産效能等。仔豬出生後的一到三天內就要打耳號。在耳朵的不同部位打上缺口,每一個缺口代表著一個資料,把所有資料相加,即是該豬的耳號。”
“一個原種場必須有一個統一使用一種耳號編制方法,防止耳號混亂。一般耳尖一缺為三,耳根一缺為一,不打為零,右耳前緣為千位,後緣為個位,左耳前緣為百位,後緣為十位。”
李君閣說道:“那如果那頭豬編號是,不是得哭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