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 btyetop >
sty1nove.k"
dataads297"
dataadforat="auto"
datafuidthresponsive="true"><ins>
汪珍深覺自己一定要把握好機會,男人嘛,就像娘說的,還不就是那點心思!
第二日晌午,高鶴派王峻給汪珍送來一套頭面,說是本來想在訂婚時送,昨日辜負了她的美意,就提前送來,等訂婚時再送套更好的。
汪珍大喜,想親自過去道謝,可又覺得不能太主動了,正在想找個好理由,就聽說高鶴跟汪剛去軍營了。
西北十萬大軍,其實現今在役的不過七八萬,其他兩三萬是分散在家屬中,可以隨時被徵來上戰場。
從陝西邊界一過來,幾個邊鎮一分散,甘州衛本地只有四萬人了,另外兩萬隨著長城,一直分守到雄關。
陝西那邊是分五個衛,而這邊就以營為單位,每個營幾百人,領頭的叫營衛,下面兩個副營衛,如此在長城上,一個營可以管理好幾個烽火臺,且萬一有急事,調動也迅速及時。
石鳴燒糧草能得手,純粹是以為他是從關內來的,對內設防不算嚴格。
而高鶴之所以要跟去大營,理由很簡單,就是閑的,他說從來沒見識過,也想看看。
汪剛對這些世家子弟見多了,高鶴能想到來結盟,肯定不笨,但驕奢淫逸慣了,若真有雄心,就該養兵自重,又何須來求他?
是以為了結盟的誠意,便帶他去了,練兵陳兵的營地,就在城外,城內只一般留守幾千兵丁即可。
倆人還有汪榮,帶著石鵬王峻汪家的隨從,一道騎馬去了,離城不過三四裡地。
甘州衛看著雖然沒有內地繁華,但還算可以了,一出了城,大多都是剛種下的東小麥,汪剛指著道:
“這甘州還算物産豐富,可也來不及收割,賢婿,可虧得你來了啊~”
高鶴奇怪道:
“那這裡沒有販運糧食的嗎?”
汪榮道:
“雖然朝廷跟韃子簽了約,但邊關貿易一來兇險,二來,柳靖以前在此獨霸一方,剋扣索要成風,一來二去,就沒有內裡的商人來了,沒有商人,韃子也不會來叫喚物産,搞得他們每到冬天沒法放牧,就會來搶東西~”
高鶴問道:
“既然柳家倒臺了,不能重建邊關貿易嗎?”
“哪裡那麼容易,我來時聖上給了一支禦林軍,才算勉強鎮得住他們,”
汪剛道,
“現在雖說能站住腳了,可想能完全拿住底下的人,讓他們徹底為我所用,可是難中之難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