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其它小說>在楊柳依依的日子裡> 第90章 少年的心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90章 少年的心 (1 / 2)

確定了廣播體操比賽時使用的口號,常雄偉便示意劉星宇讓全班同學繼續練習體操。

還是像上節課一樣,劉星宇領著全班同學走了幾圈正步,便開始了體操的練習。

大概練習了半節課後,劉星宇提出來了一個問題,那就是關於全班學生進場後怎麼變換隊形的問題。

廣播體操比賽時,每個班級都是以四個人一排的形式進入賽場——也就是操場。但是進入賽場之後,學生們不可能是簡單的彼此散開,然後再留出足夠的空間去做廣播體操。

進入賽場之後,隊形肯定是要變換的。一來,如果以四個人一排的形式擺開陣勢,這樣做體操也不好看;二來,賽場也沒那麼大,如果四個人一排擺成一個長隊的話,場地也不夠用。

所以學生進場後,必須要變換一下隊形——從入場時的四個人一排,變成六個人或八個人一排。等做完體操後,再恢復到四個人一排,然後再退場。

聽了劉星宇的話,常雄偉也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。之前他只是關注全班學生體操水平的問題,對進場後變換隊形的問題卻忽略了。

常雄偉雖然已經帶畢業過幾屆班級了,也參與過好幾次學校組織的體操比賽,但他對於學生進場變換隊形的問題還是不很擅長,因此也就常常忽略這個問題。

而身為體育委員的劉星宇卻不一樣,他從小學開始,也參加過很多次學校組織的體操比賽。他對於這類比賽的全部流程都很感興趣,也都很清楚。這些他諳熟的比賽流程裡面,當然也就包括進場後變換隊形的問題。

有鑑於此,常雄偉便把學生進場後變換隊形的設計任務交給了劉星宇。劉星宇果然也不負常雄偉所望,他一口氣提出了三個方案,並組織全班同學對此依次實際操作了一番。

看了實際的效果後,常雄偉最終選定了第二種方案——第一種方案太過簡單,也沒有新意,應該會有很多班級會用;而第三種方案又太過複雜,現在訓練時間如此緊迫,如果訓練好了,效果自然也肯定非常好。但如果訓練不好,到時候也難免會出錯,要是這樣的話,到時候非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,反而會適得其反,甚至會丟個大臉。

想了又想,常雄偉決定不冒這個險,他最終選定了劉星宇提出來的第二個方案——這個方案巧妙而不復雜,並且能讓所有學生迅速變換好隊形。

確定了進場後變換隊形的方案,常雄偉便讓劉星宇組織全班同學從頭到尾做了一遍,看了看效果——就是從走正步過主席臺、喊口號、進場、變換隊形、做體操、恢復進場時的隊形、退場。

整體看了一遍,常雄偉覺得效果還不錯。他除了對個別地方進行了微調,其它地方都保持不變。

接著,常雄偉最終確定了整個比賽流程。他讓劉星宇領著全班同學繼續進行整體訓練,又練了幾遍之後便下課了。

下一節課是化學課,常雄偉便宣佈解散,讓全班學生回到了教室。

上完化學課後,就又是自習課,也是週一這天的最後一節課。按照之前的計劃,常雄偉本來打算讓全班同學再練習一節課。但看到連續訓練了兩節課後,所有學生也都累了,常雄偉便讓學生們上自習,沒有再去練習廣播體操。

然而剛走出教室,常雄偉又轉身回來了。常雄偉今天的心情似乎很好,他決定教學生們唱一首歌。

常雄偉雖然是教物理的,但他平時也愛唱歌,還時不時的教學生們唱歌。之前他就教過學生們幾首歌,但教的並不是什麼流行歌曲,而都是一些老歌,比如《東方之珠》、《亞洲雄風》、1987版電視劇《聊齋》的片頭曲《說聊齋》等這些歌。

之所以教這些歌,這自然是和常雄偉的年齡有關。他年輕的時候正是這些歌最流行的時候,他也就自然而然的喜歡上了這些歌,並且他也願意把這些他認為的好歌分享給他的學生。

對於常雄偉教的這些歌,學生們有不同的看法。很多學生都喜歡聽當時的流行歌曲,他們對於老歌興趣不大,比如周雯雯、張揚這些人。

但也有很多學生卻喜歡聽老歌,他們覺得老歌耐聽,比如楊林楓、柳依依、劉星宇他們。

而今天,常雄偉打算教學生們另一首老歌——《明天會更好》。

《明天會更好》也是一首經典老歌,這首歌由羅大佑、張大春、李壽全、邱復生、徐乃勝、張艾嘉、詹宏志等人作詞,由羅大佑作曲,並由蔡琴、蘇芮、潘越雲、甄妮、費玉清、齊豫等知名歌手合唱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