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好孫世安的父親孫老將軍死了,孫世安因為悲傷父親的死,正好可以順勢辭官。就算皇帝不批準,他也可以直接掛冠而去,遠離朝廷的這些是是非非。畢竟,大胤以孝治天下。而大胤的官員,特別是高階官員更應該遵守孝悌,起碼在表面上更要孝順父母,友愛兄弟。
父母過世,身為子女就應該回鄉守孝,至於官員就更應該辭官守孝,否則就算是貪戀權勢,不孝順父母。
別管這些官員心裡究竟如何看待父母,至少這些人得表現出一種悲痛欲絕,無心仕途的模樣。
既然如此,孫世安在父親孫老將軍死後辭官回鄉守孝其實也是應有之義。
畢竟在大胤,萬惡什麼為首不清楚,但是百善孝為先是一定的。
孫世安因為悼念父親辭官,就算是皇帝也不好多說什麼。
就在德慶皇帝懷疑和不甘的眼神中,孫世安又一次對他遞上了辭官的奏摺。德慶皇帝心中也明白他是假借守孝趁機辭官跑路,正好避開這一場愈演愈烈的奪嫡風波。
若是德慶皇帝對孫世安徹底失望,不讓他回來那最好,正好一輩子在老家笑看風雲。但若是德慶皇帝要孫世安繼續回朝做官,那在大胤官員守孝大約二十七個月,基本上相當於三年,等到三年結束之後,太子白和都和齊王白和清之間的奪嫡之爭大體也有些眉目了。
聽說孫老將軍之死和孫世安借為父守孝的名義匆匆辭官歸隱,在場的所有人都感慨孫世安這個人如今的好運氣。
其中就包括戶部尚書沈俊成,沈俊成其實也被太子白和都和齊王白和清二人的爭鬥搞得心驚膽戰。雖然考慮到戶部尚書職位的重要性,德慶皇帝也會出手保住他。但面對兩位皇子的鬥爭,沈俊成自己也還是沒有什麼安全感。
只是沈俊成自己父親未知,母親很早就積勞成疾而死,他就是真的想找什麼藉口辭官歸隱,也是沒法子找到。
如今東閣大學士孫世安辭官了,軍隊中的那些武官隨即迅速戰隊齊王白和清,畢竟齊王白和清和他們是在戰場上一起扛過槍的存在。而給太子白和都的身後則有封建禮法和大胤幾乎所有文臣的支援。
只可惜,沈俊成和太子白和都、齊王白和清二人關系都不怎麼熱絡,二人無論誰勝誰敗,他也一定不會有如今的地位。
若是實在沒有選擇,沈俊成倒是願意投靠齊王白和清,畢竟齊王身邊基本上沒有什麼文臣投靠 ,並且他深耕軍隊,對於如何籌集銀兩其實並不怎麼在行。他如果當了皇帝,勢必要開疆拓土的,但是俗話說大炮一響,黃金萬兩。齊王的軍隊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有人為他們保證後勤的。
但齊王本身很少有文臣支援,就算是有,他身邊的文臣也一定不如自己在財政上專業。如果他當了皇帝,想必有可能會讓自己繼續在戶部發光發熱。
只可惜,德慶皇帝似乎不願意讓自己和齊王多多接觸。齊王本人性格隨意,也看不到沈俊成本身的價值,自然彼此在朝廷上也就沒有什麼聯絡。
並且沈俊成還知道齊王白和清雖然很有幾分英武慷慨的明君氣象,但他本人實在是太過於重感情且隨意。這種人很有魅力,也很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援,但也最容易中了別人的暗算,從而提前在政治上夭折。
更何況沈俊成也明白,在太子白和都和齊王白和清的身後,正隱藏著一條潛伏已久的毒蛇。潛伏者正準備將二人一併吞下,但二人卻因沉溺於彼此之間的爭鬥中,一無所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