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開篇 (2 / 3)

現在的心境,好像又不同了。

這四年來,我在別人聽起來都覺不錯的大公司裡得到的,除了飛速成長的職場經驗與工作能力,還有同步飆升的焦慮,以及惶恐。我見到了更多優秀的人,大家的目標感都那樣強悍,野心勃勃,我雖與他們不同,但處在其中,很難不被影響。

這份心情很粘稠,好像處在發酵期的酸奶,裹滿我的全身,我一邊厭惡它給我帶來的窒息,一邊又離不開它哺給我的營養。

我捫心自問,我變了嗎?

答案是沒有。

我仍膽小,仍貪圖安穩,容易滿足,仍然無法像梁棟和我那些同事一樣,自信地享受競爭,在起起伏伏裡自得其樂。

但我好像也無法停下了。

因為我正穿著冰刀鞋站在一塊巨大的冰面上,周圍人,所有人,都在快速移動著。刀刃與冰面相擦,你只能跟著動,把速度帶起來,只有這樣才不會摔倒。

我的計劃是三十歲前做到部門的助理經理,那是一個不高不低的位置,我覺得好像可以伸手夠一夠,但現實告訴我,不可行。這四年的努力換來了我賬戶裡的裁員賠償,但沒換來我想要的機會。

焦慮與惶恐愈發囂張,它們張牙舞爪滾滾而來,將一個最淺顯易懂的道理摔在我臉上——生活是場考試,有錄取調劑的,不是所有付出都能得到想要的回報。

離職前談話,我與我的上司聊了兩個小時。

按流程是沒有這道必要程式的,是我主動約了她的時間。

那天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,情緒有些劇烈,懷揣著江湖不再見的決心,除了涉及工作內容的面對面交接,我還咄咄逼人,一定要她對我這幾年的工作有一個“詳細公正”的評價,似乎只有她親口說出“小喬你不錯,你很不錯,只是大環境如此,經濟形勢變化下行業緊縮,不是你的問題”,我才能釋懷。

但她沒有。

這四年來,我曾無數次聽到過同事私下抱怨她的工作風格,極端,剛硬,直接,我明白,她就是這樣的人,即便到了最後,她說出的話仍然符合我對她的印象,她甚至連那些前路平順之類的場面話都沒有講,只是說:“喬睿,你不是我招進來的,但我承認,這次裁員名單有我的參與和考量。我知道你有上進心,但很遺憾,在我看來還不夠,上一季度的績效指標我們也都看過了,以你現在的心態,距離你想要的職位還有些難度。我覺得你應該給自己些時間沉澱,這不是壞事。”

她對我微笑著。

可我看著她,連最後的體面都做不到,我實在沒有力氣調動表情了,我明顯感覺到,我在冰面上停住了。

有什麼東西猝然從我的身體裡抽離了。

是了,是我還不夠好。

最後的最後,她對我眨了眨眼:“不過喬睿,你今天拉住我要談話的架勢,那種豁出去的態度,我很喜歡。”

複盤的目的是審視自己,去蕪存菁。

我努力做到冷靜,冷靜地把情緒放到理智之後。

關於下一步,我整理出三個方向——外部投簡歷、詢問公司員工回流政策、以及拜託同行業的朋友們找合適崗位內推。我總不能永遠停在那冰面上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