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2.6 (1 / 2)

<! btyetop >

sty1nove.k"

dataads297"

dataadforat="auto"

datafuidthresponsive="true"><ins>

2.6

我們還是沒有電話聯系,只是靜靜關注。

文字圖片和程式碼之間相互轉換。這是一個媒體發達,資訊泛濫的時代。科技的更疊分□□神的淨土,這裡本是用來培養感情、藝術和幽微美麗之物的。但既然新興和開拓都不可抵擋,那就在記憶體中開闢空間吧。把反噬精神能量的囚籠,變成一個單純的相約的地方。

入夏,今年第一個臺風登陸。

過境的狂風讓街區受損不小,工人搶修壞掉的變壓器,爭取天黑之前恢複供電。我穿上志願者馬甲,和商鋪店主們清理街道。打工處的老闆也開車送來成箱速食品和飲用水。

老社群外牆樓道光纖線纜密佈,車輛長期停放導致道路堵塞。本就存在的問題因為強度超出預期的臺風,顯得更加嚴重。只是恢複供電,把遍地的淤泥和斷樹枝清理幹淨,還遠不夠恢複正常生活。

每週都要光顧一次的糖水鋪,廚房漏水嚴重,招牌也歪了,搖搖欲墜。招牌是木製牌匾,已經傳了三代。

擔心會砸到人,我和老闆商量後,他在下面把人字梯扶好,我踩上去。老闆娘和夥計去二樓,找合適的位置扔繩子下來,我仔細把木招牌捆結實,最後拉扯三次,示意他們可以往上拉。

掃帚店的傳家招牌也是這樣被“搶救”的。在這些靠本事吃飯的匠人眼裡,珍惜祖輩用過的物件,與傳承手藝同樣重要。雖然讓我印象更深的是做掃帚也是一門學問,還能成就一個家族的繁榮。

雖然天黑之前恢複了供電,但被派來排查安全隱患的人手不夠,更需要居民積極自救。我帶上電筆,和其他人一起排查家庭漏電。

糖水鋪的老闆說,很多問題問題大家不是沒有反映,但政府投入給老社群改造的資金撥得太慢。租客來了又走,數量不少,各家各戶的經濟承受能力不一,要一次繳納足夠的維護改造基金幾乎不可能。

去年冬天連續雨雪,接連有老人在一段下行坡道摔倒,去醫院做了三次手術。安全第一,坡道一側總算增設了手扶欄杆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