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消災 (1 / 2)

<! btyetop >

sty1nove.k"

dataads297"

dataadforat="auto"

datafuidthresponsive="true"><ins>

消災

頭頂上掛著的一輪烈日與南下的蝗蟲依然叫宜和城的百姓惶惑不安。

“曹豐城昨日遭了蝗災,烏泱泱的蟲子飛過去便寸草不生,百姓守在一旁想捉個蟲子都不成。”張縣令連連嘆氣,此次直接進學館找的陸清洛,可見事態緊急。

恰巧正直姜醴的課,陸清洛在小團子們好奇的目光下將張縣令請到後屋,自己泡了兩杯茶。

張縣令一開始還客氣客氣:“哎哎哎就不麻煩公主了。”後來越說今夏的情況越愁,愁的什麼都顧不上,直把好茶當酒灌。

“現今又是大旱,雖不至人畜都喝不上水的地步,但宜和城從古至今都是雨水充沛的地方,若不是那一場戰殤,也應當同隔一條江的江南一般繁華安寧的。水稻沒那麼多水,都蔫巴巴的,怕是難活,如果天家心軟減免了賦稅靠著那點麥子或許百姓還能有點盼頭,可若是……”他搖搖頭,沒有繼續說下去,舉起茶杯準備猛地灌一口。卻發現杯中早已空空。

陸清洛起身又為他添茶,張縣令極其頹廢地往椅子上一靠。

“如此看來,今年稻子的收成無論如何是難以見好的了。”她分析,眼見得張縣令的臉色又差一分,方準備出聲安慰,外面卻掀起簾子進來一人。

是姜醴。

陸清洛泡茶的動作一頓,又去尋了個茶杯來,手上繼續泡茶的動作,抬起眼皮看姜醴:“不是正趕上你的課麼?”

“佈置了策論的文章叫他們寫,放學前收。”

“才幾歲,就佈置策論的文章?”張縣令似是終於在痛苦之中找到些樂子,坐直好奇問。

“不小了,洞察世事的敏銳需早些培養。”姜醴手撫上椅背,看向陸清洛,得到點頭準許後拉開椅子坐下,“我叫他們談談對待現今蝗災與旱災的舉措該當如何。”

喝上新茶的張縣令差些將茶噴出:“如此稚童,他們如何曉得怎麼做?”

他覺著姜醴可能是有些瘋了,轉頭求救似的去看陸清洛,看陸清洛能不能附和他、質疑姜醴幾句——他倆剛見面時那叫個針尖對麥芒啊。

誰知陸清洛眼睛一彎,和姜醴對視一眼,這才轉過頭和張縣令解釋:“我們既一時半會兒想不出法子,定是哪裡思路不暢,小孩兒鬼點子多,說不定看著看著真有可取之處。”

一套下來,把張縣令看得愣愣的,這兩人什麼時候這麼心有靈犀一點通了?他錯過了什麼過程不曾?

陸清洛不知他腦袋瓜正飛快地轉,問他:“你說江南的繁華城鎮只與宜和隔一條江?”

張縣令正思索著他倆什麼時候關系變好的呢,是平日裡一同在學館教書接觸較多,還是先前遇盜時姜醴救了陸清洛……忽然被問到問題,愣了一刻:“啊?”

陸清洛又把話重複了一遍,他才反應過來:“是了,僅一江之隔,江北江南恍若兩個世界。”

“早聞江南以商業立身,農業次之,五穀雜糧之類皆可在集市上夠得,是否如此?”她轉頭看向姜醴,獲得肯定後繼續自己的分析,“既然如此,反正這旱災一時半會兒是消不掉,無論北邊的蝗蟲來與不來,收成都不會好,不如盼點其他的。”

張縣令半張著嘴等待她的下文,姜醴卻先他一步猜中陸清洛的意思:“你要靠經商救宜和城的百姓?”

“正是!”陸清洛開始分析起宜和城之所以百廢待興,除卻很久之前戰亂的影響之外,當屬不與外界聯系,全是閉門造車,單發展一個農業,其餘一概不繼續發展。

看著陸清洛說一句,姜醴眼中帶笑、暗含欣賞地點一次頭,張縣令真覺著腦袋瓜發嗡,這地方不能呆了——年輕人啊。

為了表示自己有在聽進去,張縣令問:“可江南自古繁華,各色物資已是豐富不已,宜和城有的,只有江南有的,沒有江南沒有的,如此或賣不出什麼……且宜和城雖破敗,也是有千百戶人家,這又如何協調?”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