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山書院是前朝辭官歸隱的六元及第的狀元章觀創辦的,那是教學質量比起賈家族學那是一個天一個地,當然賈家族學是地。青山書院創辦至今出了二十多個進士,舉人那是數不勝數。
賈政由於自己的不得意,將未來的期望都放在賈珠身上,盼望著他能考上進士為自己爭光。所以,對賈珠那是嚴厲的不行,在家時那是一門心思的盯賈珠的學習,稍不如意動輒打罵。
本該朝氣蓬勃的少年郎被養的暮氣沉沉,唯唯諾諾。
也就是上山讀書了,遠離了賈政的掌控,才有了點少年氣。
賈瑚則在宮中跟著皇子王孫一起念書。
張氏、賈赦夫妻二人對於這個多災多難的兒子只盼著身體健康、平安快樂就行,別的不強求。
賈瑚可能遺傳了張家讀書人的基因,沒怎麼努力功課就不錯,而且還活潑外向,在宮中交了不少朋友。
賈璉還小,不到讀書的時候,天天憨吃憨玩。小小的賈璉長的和個小仙童似的,長大後定是個美男子。
賈赦與張氏曾玩笑說過賈璉長大後要是不努力,可憑著相貌找個貴女養著。賈璉的相貌算是榮寧兩府中長的最好的。
自從邢氏進門,元春就一直跟著賈母在榮慶堂生活,教養什麼的都是賈母一手操辦。天天教些詞歌賦,跳舞彈唱,就是不教正經的管家理事。
張氏與元春的生母有仇自然不插手,邢氏是繼母也懶得管。
元春就這麼被耽誤了下來。
賈母、賈政將元春這樣培養,他們的意圖很明顯,就是想送到王爺皇子的後宅,真是可憐了元春。
賈赦知道後搖了搖頭,有自己在他們的謀算不會成功的。
邢氏自從進了門,也不得寵,賈政對她只有尊重,有正妻的體面,但恩愛很少。
賈政喜歡的是潑辣淺白美豔的趙姨娘。
邢氏是個木訥的性子,像個鋸嘴的葫蘆,也不得賈母喜歡。
賈母喜歡的是活潑有眼力見的,邢氏一樣不佔。
邢氏就盼著生個自己的孩子,有個依靠,每天燒香拜佛,可能是感動菩薩,一年後生下了賈寶玉。
要說邢氏也是個內秀的,孩子一生下來,口中就含著個玉,邢氏當機立斷封了口,將玉佩供奉在佛前,知道這件事的人也都悄悄的除掉。
由於不受寵,當時生産時産房內只有一個丫鬟和接生婆子,處理起來也簡單了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