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一開始就說文阿泰是遼東總兵,他們肯定不會信。
可是現在,他們輸的一塌糊塗、顏面掃地。這時候出於為自己找臺階的潛藏心理,也會毫不懷疑的相信,文阿泰就是遼東總兵,二品大員,身經百戰!不然怎麼可能這麼厲害?
可是二品大員翻牆,這……還是有點說不過去啊。
還沒等他們懷疑,駱希美又解釋說:“剛才我們被人跟蹤,所以翻牆進來,想把跟蹤的人甩掉。現在他們應該已經離開了,我們就不打擾各位了,告辭!”
眼前的是一位二品大員,武生們怎麼可能這麼輕易的就錯過這個結交的好機會?
一群人一下圍了上來,紛紛出言挽留。
文阿泰和駱希美推脫不過,只好留了下來。
這些武生,其實父輩都是當兵的,即使有官職,職位也沒有多高。
他們對軍營的事知道的很清楚,可是對戰場的事,就沒那麼瞭解了。一直纏著文阿泰,要他講一些打仗的故事。
還好,文阿泰這個總兵雖然並沒有做多長時間,但勝仗還是打過幾場的,並不會怯場。
說著說著,就談到了眼下的局勢。
正好這幫武生在孫守靜這裡,學的就是策略。所以都想聽聽文阿泰對眼下的局勢是怎麼看的,有什麼應對的方法?
文阿泰侃侃而談:“江北大軍並沒有急於渡江來攻南京,反而四處分兵。一路攻打安慶,一路北上去打宿遷。我覺得這是一大敗筆!”
駱希美聽文阿泰又開始這麼一本正經的忽悠人,忍不住想笑。四處分兵的策略,正是她跟文阿泰一起定下的。現在自己在批判自己,也不知道是一種什麼感覺?
果然有個敏而好學的武生問:“為什麼說是一大敗筆呢?文總兵跟我們詳細解釋一下,我們都很愚鈍的。”
文阿泰微微一笑,擺出一副百戰儒將的姿態說:“他們分兵,一路去接應寧王,一路去斷朝廷漕運,本來是不錯。可是這個時候,如果南京迅猛出兵,直取鳳陽。他們之間的聯絡就會被切斷。”
“奪下鳳陽之後,保持防禦姿態。先調徐州、兗州、淮安各路軍,一起剿滅宿遷叛軍。然後南下,集各路軍與寧王決一死戰!”
一幫武生聽的熱血沸騰!
其中一個開口說:“太精彩了!文總兵你說的,跟孫大人說的一模一樣!”
文阿泰一愣,孫守靜是這麼想的嗎?不知道馬文升又是怎麼想的?但是文阿泰沒有問出口。
學生們的情緒被點燃,紛紛發聲,不由自主的就開啟了爆料模式。
又一個學生說:“聽說孫大人在兵部會議上提出過自己的看法,可是被馬尚書駁斥了。馬尚書的意思是,南京不能有失,只宜靜守,不宜出擊!”
文阿泰點點頭說:“馬尚書這麼想也沒錯!可是得看各路援軍來的快慢。援軍快,靜守最好!援軍慢,不如出兵!”
啪啪啪……忽然人群之外有人鼓掌。
文阿泰抬頭一看,孫守靜來了!
孫守靜望著文阿泰說:“點評的很精彩啊!不愧是北岸的細作,真夠能蠱惑人心的!”
北岸細作?!
武生們驚呆了,這半天的馬屁都拍到一個細作身上去了!
喜歡月老誤我請大家收藏:()月老誤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