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了十數日,劉劭驚訝地發現朝堂之中的氣氛很是不對。
仔細聽朝中大臣陳詞之後,他這才明白原來是前丹陽尹劉湛不服劉宋王朝,竟是糾集了一群同夥起兵造反,掀起了一場戰火。
此刻,朝中氣氛詭譎便是因為此事。
後經群臣商議,決定派兵鎮壓。
冬十月戊午,劉湛不敵先鋒大軍,最終伏誅。
此喜訊傳出,劉義隆當場下旨大赦天下。
同月,尚書僕射殷景仁卒,引得不少人哀之嘆之。
治理天下需仁君能臣,如今朝堂之上多為前朝老臣,有能有才的年輕官員卻是寥寥無幾。
沈容姬聽得劉義隆這般感嘆,略微思索一番後,勸劉義隆重用王家嫡系公子王彧。
“王彧?”劉義隆詫異,“此人頗有才幹,倒是不錯的人才,只是容兒你為何讓我重用於他?”
伸出手輕輕地捏著劉義隆的肩膀,沈容姬緩緩地分析起來,“其一,王彧乃是王氏家族子弟,且頗為家族重視,人脈定然廣闊;其二,正如陛下所說,王彧學富五車,才高八鬥,這樣的人才難道不值得陛下重用?”
劉義隆將沈容姬的手握在手中,道,“容兒說得有道理。”
兩人對視一笑,皆輕笑出聲。
劉劭入朝之事,沈容姬並未覺得奇怪,這些日子以來,她一直在調查燕歌軒之事。
透過種種的蛛絲馬跡,沈容姬查到後宮之中許多事情的發生都有燕歌軒的影子。
其中,常思嫻侍女思君在這些事情裡面扮演了眾多角色。
更甚者,沈容姬還發現,當初劉義隆得到的那張似乎有預言之兆的紙條,竟然也是出自思君的手中。
皇後死於七月,乃是前世之事,若那紙條是思君所為,那麼她會是什麼身份?
又或者,思君也是得了上蒼恩賜重生之人?
思來想去,沈容姬為了謹慎起見,決定暫時不打草驚蛇,先靜觀其變一陣再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