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沒事,太子受難,大皇姐會做什麼,猜也能猜到一二,我現在比較好奇,太子會用什麼方法脫困呢?”
李暮歌在紫薇殿前看見大公主嘲諷太子時,就知道大公主不會錯過這個機會,她多半會和小說裡一樣有所動作。
說起小說,李暮歌想起一件事。
大公主在東宮有個埋藏的暗樁,平日裡不輕易調動,那個暗樁在東宮地位不低,小說裡是個關鍵人物。
李暮歌記得,那個暗樁好像是叫冉星吧?一個大公主十幾年沒有用過的暗樁。
說了幾句話,到中午了,李暮歌跟兩位心腹吃了一頓中午飯,隨後各自歸位,都幹活去了。
現在國子監的事務可多了,比之前還要多,不過李暮歌忙得心甘情願,至少現在她付出的每一分勞動,都能在以後獲得回報。
東宮之中,太子妃楊卿魚提筆寫字,筆走龍蛇,墨跡在白紙上游走,最後落下了一首小詩。
“商音久絕旅鴻回,數載青絲盡染灰。未聞良人成鬼客,泉臺掩面泣聲催。”
“太子妃這首詩寫得極妙,可要裝裱起來?”
身旁的宮女見楊卿魚停筆,立刻上前,一邊稱贊,一邊將打濕的綢布遞了過去。
楊卿魚在筆洗中晃了晃筆尖,將筆上的墨盡數洗去。
“冉星,莫要胡說,本宮沒有這份詩慧,此乃宮中良嬪娘娘少時提筆。”
名喚冉星的宮人微微吃驚,她也讀過書,自然能看出這詩質量上乘。
“沒想到,宮裡還有一位如此擅長作詩的娘娘,可是,好像沒怎麼聽說過她的詩名。”
“哈哈,她是宮裡的娘娘啊,娘娘的詩稿怎能隨意流傳,豈非對父皇不敬。”
楊卿魚說著,沒了寫下去的興致,她將筆隨手一放,拿起綢布擦了擦手,起身走到一旁坐下。
“那這字……”
“燒了吧。”
楊卿魚隨口說道,她對自己辛辛苦苦寫出來的字,沒有一絲留戀。
冉星應了一聲是,便叫來兩個宮人,讓他們拿出去將字撕碎燒掉。
直接扔灶臺裡燒掉就行,方便還快速。
“殿下呢?”
楊卿魚想著今日還沒見到太子。
冉星迴道:“殿下自早朝回來後便進了書房,召了幾位大人在議事,一直沒有出來。”
“唉,縱使前朝事務繁忙,可這都正午了,殿下還沒用膳,尋人進去提醒一聲,總不能餓著肚子做事。”
楊卿魚吩咐了一聲,冉星立刻派人去跟太子說,太子那頭很快就有了回複,一行人出來了,都去吃飯了。
東宮的屬官們自然有自己吃飯的地方,身為主人的太子不能跟屬官們一起用膳,這是宮裡的上下尊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