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出這個門,誰敢信作戰勇猛、老成持重的大將軍私底下會是這麼個貓嫌狗厭的德行。
忍無可忍,他扔下手中的筆,扯掉堵在耳朵裡的布團,破罐子破摔吼道:“你就不能等等嘛,事關匈奴,除了陛下必定會是第一個知道的,你還能是第三個嗎?”
吼完覺得自己嗓門似乎大了些,他嘆了口氣,又把筆撿回來,小聲找補道:“我不如阿兄你懂軍陣,那位小殿下只會更不懂,如果純從內政看,左不過是鄭國渠一類事物。”
“是吧!你也覺得會與鄭國渠相似對吧!”蒙恬倒是沒有半分被弟弟吼了的不高興,逗明明內心戲頗多卻總是一副面癱樣的弟弟破功,才是他真正的樂趣所在。
於是他迅速抓取重點跟弟弟嘮了起來,“可我總覺得匈奴那群癟犢子不像那麼長視的人啊。”
鄭國渠,一場針對秦國最成功也最失敗的間諜之策。
當年陛下剛剛登基之時,因為秦國勢大,韓國頗為畏懼,就偷偷派了一名水工鄭國來到秦國,獻上了一張修渠圖紙。
那張圖紙本身倒是沒有問題,甚至極為誘人,若依著圖紙修建完成,關中可以減少對氣候的依賴,成為一片沃野,大量供糧。
但是以此渠工程量之大,若是真要修建,所消耗的錢糧民力都是海量,秦國軍隊勢必遭到削弱,十幾年內也再無力對外征伐。
可陛下是誰啊,專搞大工程,於是到底還是修了。
韓國這一波間諜策略成功了嗎?大成功,秦國確實暫緩步伐修渠去了,給韓國多喘了好幾口氣,續了幾年命。
那他真成功了嗎?事實上大失敗,因為秦國熬過了這一波修渠,擁有了一個源源不斷提供軍糧的穩定後勤倉庫,保證了大秦能夠連打十年統一戰爭的超強續航。
被一口氣接二連三滅掉的其餘五國,高低都得感謝一下韓國對大秦的人才技術贊助。
嘲笑韓國“疲秦”變“資秦”之餘,蒙氏兄弟也不得不承認,如果能趁著對方重心偏移,國力疲乏,無力外擴之機動手,那確實是很不賴。
如果時機掐的夠好,沒準還能無痛收獲對方幫忙建好的大渠,那豈不是美滋滋。
可是匈奴人,這一夥今朝有酒今朝醉,沒酒就去搶的人,怎麼看都不像是中原黔首那樣會按下性子先苦後甜,肯吃苦耐勞的樣子啊?
窯門開啟,一陣霧氣彌散開來。
“殿下老師您看看,這爐可對?”楚昭收的秦學開山大弟子,化學小天才孟瑤擦了擦汗。
她以為自己剛入書院,得像初入學的其他學子一般,先上個幾月課,夯實一下基礎。
結果還沒到一週呢,就被楚昭拎出來成立了一個什麼“化學興趣小組”?還由殿下親自擔任什麼“指導老師”?
於是,美其名曰,專門人才就應該要接受一點專門的課外輔導,結果她就來了這窯裡,磨砂混料,燒火看爐。
這麼長一段日子下來,她不止一次問過殿下老師這究竟是在做什麼東西。
瞧著也不像是殿下早前承諾的那什麼不怕火燒的火浣布啊,但看起來總歸頗為神奇就是了。
殿下老師一直笑而不答,只是對於這個殿下老師的稱謂面露無奈。
被他們鬧得煩了,也只是笑著告訴他們,是個驚喜,要等東西出來再看看。
原本以為今日也會是一樣,不知為何卻意外聽到了一個答案——
“這個啊,這個是我準備的其中一枚金雞蛋啊。”不知道想起了什麼,殿下老師笑得特別開心,認真強調道:“屬財神爺的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