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果,李斯居然還活著?還能自由進出宮中?
果然,陛下對李斯是真的。
bushi)
冷靜下來分析倒也合理,李斯和趙高畢竟不是一個水準的能幹。
李斯對大秦提出過的都是舉足輕重的建設性建議,相比之下,趙高雖然能力也不差,但應該很容易被替代。
而且主犯和從犯嘛,多少還是有些區別的。
李斯苦笑開口:“殿下不必挖苦於我,斯雖鑄下大錯,但仰賴陛下聖恩,只是褫奪了爵位月俸,如今戴罪立功罷了。”
哦,那罰的是不輕,畢竟她記得李斯身上有文信侯的爵位,還被封食河南洛陽十萬戶。
如今看起來是連丞相的工資也不給了,打算叫他自費給朝廷打工。
但,可惡,還是好羨慕啊,說破天他現在也還是丞相啊。
果然,有無可替代的才幹就是好啊,換哪家老闆都不樂意裁,不怕裁到大動脈,也怕裁到搖錢樹。
楚昭酸了:“那李相今日尋我是為何事?我有何事幫得上李相的忙呢?”
李斯:“我有一事越想越不明,想請公主指教。”
“指教不敢當,李相但問無妨。”楚昭重新回到始皇身邊坐好,讓侍女給大家上茶。
她有種預感,來者不善。
“敢問殿下,大納百家,大開書院,還大收黔首,您是要開啟民智嗎?”
“殿下豈不聞,商子商鞅)曾說過,民不貴學問則愚,愚則無外交,無外交則勉農,勉農則民富,民富則國強?”
“黔首隻有一直愚笨著,才不會多生事端,才能老實耕作,這是國強民富的根本之道啊。”
“您大開書院此舉,實在是叫鹹陽黔首一心向學,無心種地,於國有害無益,還望公主收回成命。”
楚昭:說了來者不善,來者是真不善啊,挑人家書院剛招完人的時候上門找茬,呵忒——
她淡定地接過侍女手中的茶壺,給始皇小心斟了一杯,“父皇嘗嘗,女兒覺得清茶也別有一番味道。”
李斯不解追問:“殿下何必顧左右而言他?”
楚昭疑惑:“李相可是於我大秦、於父皇有怨?”
“殿下此話何意?老臣一片赤膽忠心,日月可鑒!”
李斯有點想捂她的嘴了,好好辯論就好好辯論,瞎說些什麼要人命的話。
理智上知道這是論辯時常見的大話,他以前跟人爭執時也老說,但他現在的處境受不住啊,陛下還看著呢。
只見楚昭繼續淡然道:“若非有怨,李相何必意圖將大秦郡縣民心拱手讓與六國舊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