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甚至想過怕不是在天幕眼裡,只有小地主以上才有資格被計入為人?
雖然,哪怕那樣,也算得上是一個仁愛之君了。
如今,突然發現,這個人人,竟然真的是人人嗎?
周遭的護衛侍女和那男孩一家也是恍恍惚惚,如此貴重的,改變命運的通天之路,就這樣放在了他們面前。
他們真的不是在做夢嗎?
楚昭不知道這群人給她疊了多少層濾鏡,都快在腦海裡給她腦補成聖人了。
如果讓她知道了估計只會婉拒一句:“幹不了,謝謝。”
聖人從不是活著的人能當的,更不是好當的。
何況她覺得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,實在當不起過高的贊譽。
“走吧。”楚昭率先離開。
“走去哪兒?”褚文疑惑。
楚昭樂了,這一看就是還沒醒神呢。
“我本是在回鹹陽路上,中途停下來管個閑事,你說我去哪?”
褚文連連拍自己腦袋,懊惱到,“人老了記性就是不中用。”
楚昭抬步欲走,又被“砰——砰——砰——”三聲吸引了注意。
回頭一看,是那男孩一家跪下給她磕了三個頭:“草民謝過殿下提點之恩。”
“不必,這本就是我要做的事。哪怕你們今天沒遇到我,過兩天我的書院要招生的訊息也該傳遍大街小巷。”
她想起來又提點了一句:“你們與其為這個謝我,倒不如為那毽子謝我,我既贈予你們了,便允你們隨意仿製販售。”
沒錯,難得有緣遇見,難得這小子看著有點心眼,她還是給了一筆天使投資的。
毽子看著簡單不起眼兒,卻是自漢朝出現後盛行了近兩千年的經典玩具。
雖然因為過於容易仿製,要不了多久都會變得大街小巷全都是。
大部分百姓也會更傾向於自制而不是購買,但當第一個吃肉的人賺點小錢還是不成問題。
這家人負責運送雞鴨,雞毛於他們而言最是簡單易得,他們若是機靈些,在毽子泛濫前賺到足夠安心上學的錢應該不成問題。
楚昭扭頭就走,也沒再問這家人都叫什麼名字。
若是以後有能耐考上書院,自然會再走到她面前,若是不能,她只當精準扶貧了。
進得鹹陽,命人去尋懷月,將她路上扶老憐弱的故事如此這般一講。
將她感念百姓求學困苦,欲開書院為國選士的故事又好好講了一講。
楚昭:我,惜才,仁愛,大好人一個,懂?
懷月: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