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昭:???不是,這老頭誰啊?她不是來問車禍原因的嗎?
又是半晌雞同鴨講,楚昭總算弄明白了,這老頭名叫褚文,按諸子百家算,應該算是雜家。
雜家講究“兼儒墨,合名法”,也就是要博採各家之說,兼收幷蓄,吸收並融合各家思想的精華。
雜家的突出代表人物楚昭瞭解兩個:
一個是秦朝的呂不韋,召集三千門客,編了本《呂氏春秋》;
一個是後來漢朝的淮南王劉安,領著門客編了本《淮南子》。
聽說戰國時還有個屍佼編了本《屍子》,她就不太清楚了。
回歸當下,雖說雜家這個稱呼是後人將他們歸到一起後起的名兒,但褚文的主張追求實在是一個標準的雜家弟子。
他一心要編寫一本能夠腳踩《屍子》,肩並《呂氏春秋》的鴻篇鉅製,要將這世間萬物的一切道理都寫進書裡。
為此,他收集各派學說書稿、民間風物,已然十餘年。
這年頭旅費昂貴,書籍更是難以定價,珍惜些的想看一眼都得各種拉關系、搭人情。
原本富裕的家庭實在為此窮了不少,他頗覺有些對不起老妻。
正巧,始皇對百家弟子發布了徵召令。
他尋思著,自己看過的各家書籍怕是比不少本家弟子都多。
若是挑一家偽裝,那不是手到擒來?
萬一陛下看上他,允他進宮中藏書閣呢?
或者鹹陽富戶如此之多,萬一有人就能賞識他,資助他收書、藏書、修書的夢想呢?
楚昭:懂了,這是一個有著修百科全書夢想的博物學家,而且自帶海量資料庫。
這個夢想沒有問題,但,這個人看起來好像真的很倒黴啊。
按書中原定劇情,還有五年就是“焚書坑儒”。
他這樣出了名愛收書的人,怕是躲不過心血被毀的吧。
受到那樣的打擊,一把年紀了怕是難熬。
就那麼悄無聲息沒了,留不下任何名聲,好像也就是再正常不過一件事了。
楚昭忍不住嘆息一聲。
至於向她一個五歲小孩要投資,她只能說這人真的很能放得下身段。
就這麼篤定她有能力投資他的夢想嗎?
褚文若是知道楚昭在想什麼,一定會說,不啊,我不篤定啊,但是如果不逢人就試試,又怎麼知道要不到呢?
楚昭笑了,挺巧的,這個天使投資人她還真能當,於是她幽幽開口道:
“你想當藏書樓管理員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