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昭悟了:這樣說來,兩個祧廟不就是兩個待定席嘛。
每死一代皇帝就集體自動往前跳一格。
傳到四代以後自動上待定席,六代以後就從待定席上自動下位,挪到宗廟後頭的廟裡去。
只有始祖廟萬世不祧,在正廟正中央霸佔一個永久vip專座。
楚昭估計後世皇帝肯定也有自認功績不低,不甘心被擠下正廟趕到後殿去的。
那到時候估計不是又多幾個不祧的vip專座就是七廟的規矩得改。注2)
“這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你志在何……”
話剛說一半,始皇頓住了,人家都在問皇帝身後事了,他再問她志向好像有點多餘。
但看在孩子才五歲的份上,有些話,他該說的還是要說在前頭:
“商鞅強秦,卻被五馬分屍。張儀護秦,卻連在秦國終老都不能。”
“自古以來,從未見變法者有過什麼好下場。”
楚昭雖然沒有明說過她要變法,但從天幕來看,她的治理思路只怕與大秦現有的秩序存在不少沖突。
有了利益沖突就一定會出現敵人。
今日眾臣能為公心齊齊賀她,焉知來日會否因私心聯盟害她。
楚昭心說:可不,要不她爭什麼皇位。
還不就是從來只聽說變法被殺的大臣,少見變法被殺的皇帝。
始皇不知她在想什麼,繼續道:
“以如今之勢,你如果只想安分當個公主,這天下只有六國餘孽會是你的敵人。”
“但你若要爭正統承繼大寶,不甘心的成年公子及其母族,都會是成為你的敵人。”
“便是你最終爭贏了,若是你為政大改,被損著了的朝中重臣乃至天下人都可能是你的敵人。”
“你真的想好了嗎?”
想好了嗎?
當然想好了。
她要的是天下黎庶不至餓殍於滿倉之前,天下女嬰不必溺斃於父母之手,天下寒士不被拒於明堂之外……
志向如此,她哪還有第二條路可走。
得罪六國餘孽?秦朝上下會是她的朋友。
得罪秦國朝臣?因她之故得以踏入朝廷的人都會是她的朋友。
得罪所有大小地主?因她之故得以吃飽穿暖的天下人都將是她的朋友。
大道不孤,她怕什麼!
但她沒有這麼直說,她只是對始皇正色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