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晃二十幾天過去,正沉浸在領悟中的琴雙,突然聽到一個聲音響起來,琴雙微動,從領悟中退出來,聽了幾息時間,目光閃動,這是一個修士在闡述自己領悟的大道。琴雙不由將玄識一掃,便掃到了一個距離她最近的修士,玄識傳音道:
“道友,這是做什麼?”
“剛突破天尊?”對方回應,語氣溫和。
“嗯!”
“每個月的最後三天,大家相互闡述自己的領悟,也可以相互爭論,藉此相互啟發,我們稱之為思鄉碑論道。”
琴雙興趣大起,這正是自己需要的。便老老實實地躲在一邊,聆聽著眾人論道。
眾人的論道十分精彩,那個首先開聲的修士,主張以元神為主,魂魄為輔。在他闡述了自己的理念之後,立刻便有人提出反駁,這個人的理念是以魂魄為主,元神為輔。
第一個人立刻反駁:“我們的老祖,如今的聖者,都是來自白洞的另一邊,他們進來的時候,根本就沒有魂魄,只有元神。那個時候,聖者能以魂魄為主嗎?
所以,聖者一定是以元神為主,即便是後來誕生了魂魄,也應該是以元神為主。因為他們修煉了一輩子元神,不可能放棄元神為主,而以魂魄為主。”
“不對!”反駁者離開開口道:“魂魄在何處誕生?在元神之內。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聖者們關於白洞另一邊修士修煉的體系。如果你看了,就不會如此說。
聖者言,在白洞的另一邊,修士是有肉身的。修士修煉出元神,元神主導肉身。而我們這邊是沒有肉身的。如此元神就相當於肉身,而魂魄誕生在元神之內,就相當於元神。所以,要以魂魄為主。你以元神為主,就相當於白洞那邊的修士在煉體。”
“我覺得不應該分主次!”又有人參與了進來。
一時之間,熱鬧了起來。琴雙卻沒有言語,只是默默地吸收這些知識。
三天之後,眾人散去,各自領悟。
這三天,琴雙獲益匪淺。她已經決定將元神和魂魄的領悟剝離,各自領悟。暫時先不想神魂合一。
如此又過去了二十幾天,再一次來到了論道時間。而這次琴雙沒有再躲著,而是在論道的第二天,趁著眾人論道間隙,猛然開口道:
“各位,有沒有可能,將元神和魂魄區分開來?億萬年來,我們都沒有衝出白洞,難道神魂合一的方向真的是正確的嗎?
有沒有可能,專一修煉元神,反而會走得更遠?會衝出白洞?”
思鄉碑內一下子寂靜了下來。也就不到三息的時間,猛然爆發出激烈的反駁。
“怎麼可能?”
*
*
書客居閱讀網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