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 btyetop >
sty1nove.k"
dataads297"
dataadforat="auto"
datafuidthresponsive="true"><ins>
第148章 春天二)
今日俄語報道:
“鑒於上一期對‘蘇維埃複活教’政委,伊凡·康斯坦丁諾維奇·切爾尼亞克的採訪獲得了網友們的大量好評和催更,這一期我們繼續追蹤‘複活教’的最新動向。”
“據我們在俄國的人脈透露,‘複活教’最近發起了某種‘朝聖’活動,大批教眾正在向斯拉夫蒂奇市聚集。斯拉夫蒂奇是蘇維埃時期為切爾諾茲克地區疏散民眾建設的新城,但隨著四十年來民眾逐漸搬離,如今幾乎已經是一座空城,只偶爾有獵奇的遊客到訪。這種異常聚集甚至引起了烏當局的注意,發布了地區輻射數值和武裝分子活動警告,勸阻公民前往……”
“但當我們聯絡到伊凡·康斯坦丁諾維奇時,對方卻否認‘朝聖’一說,聲稱這只是‘正常旅遊’……”
而此時伊凡·康斯坦丁諾維奇也正焦頭爛額,因為絕大部分教眾真的不是他召集的!
雖然伊凡表示一千名志願者隨時可以開赴禁區,但洛書並不打算草率行動。相比讓原本已經逃脫一劫、甚至與切爾諾茲克事件完全無關的人深入險地,她更傾向於從已經陷落在禁區、發生異變的人身上著手——那些“在每個春天都會回來”的人。
所以伊凡事實上召集的,只是具備一定克蘇魯知識儲備和戰鬥技能的好手,目的是控制和集中禁區內的“異變者”,讓他們成為修改歷史的“錨點”。
但“複活教”這個組織,怎麼說呢,客氣的說法是太“民間”了,不客氣地說就是草臺。
所謂“密大切爾諾茲克校區”,論規模,跟白牙校區一樣只能算是“克學培訓班”,甚至因為缺乏官方背景和連山學淵源,底蘊還不如白牙。
切爾諾茲克校區由倫道夫·克勞斯被引渡回國後推動,每年由密大從校本部派遣幾名教授前往授課,主要還是看上了切爾諾茲克禁區這個全球唯一的、與亞空間接軌的地方,專門來這裡進行亞空間相關的研究。
近幾年,隨著北亞美利加與俄國關系的重新轉冷,連這種派遣都暫停了,於是大夥只能靠在禁區裡面修煉自學成才,表現為戰鬥經驗豐富,而理論知識欠缺。
“複活教”的成分非常複雜,包括以密大切城校區為核心的俄國克學者、雖然從核事故中倖存,但因為“汙染”而無法回歸社會的人、康米主義者、蘇維埃複國派、民族主義者等等,魚龍混雜,每個派系抱著不同的目的,只是在“篡改歷史,阻止核事故”這件事上達成了統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