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熊姐賽高!”
“好家夥,每一分鐘都是金錢的味道。這不得充個電讓熊姐回口血?”
“聽說切爾諾茲克陰間,沒想到能這麼陰間。”
“先宣告我不是為了省錢啊……好吧,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省錢,”熊姐,“但更重要的是,我感覺這裡的毛子很警惕,很反感偷拍,我搞不好真的攤上大事了!”
“你們熊姐雖然不怕幹仗,但有道是雙拳難敵四手……有人敲我門,先下播了啊,我盡量整點素材,晚點再上傳!”
彈幕:
“把保護打在公屏上!”
“幹嘛,營造氣氛,饑餓營銷?”
好在敲門的雖然是一夥毛子,卻不是複活教的,而是跟熊姐一樣的博主,追新聞亂入的路人。見到熊姐一個人,便熱情邀約一起去“借火。”
與此同時,伊凡正把刻有符文的土豆分發給他召集來的好手:“晚上9點,4號路牌集合。”
“4號路牌”指的是“前方30公裡,普布利亞市”牌,在切爾諾茲克淪為禁區後,這些路牌成為了標記禁區邊界的“意識印記”,“4號牌”指的是從斯拉夫蒂奇方向進入禁區的路牌,複活教核心成員大多不是第一次來禁區了,不必多說,自然都明白。
發完土豆,伊凡正準備繼續下一站,不想剛拉開門,外面就湧進一群人,看見煤爐,大喜過望:“兄弟,借個火!”
伊凡還沒來得及說話,這幫人已經魚貫而入,紛紛拿出了食材:“我們出吃的,你們出火,一起整一頓,這多好!”
他的煤爐就這樣被佔住了。
……算了,爐子放這,先把要聯絡的人通知到位再說。伊凡提著裝滿“信物”的袋子站起來,好巧不巧掉出一顆土豆,被其中一個不速之客眼疾手快地丟進了煤爐。
伊凡:……
他眼神示意一個同伴,記得把那顆土豆毀屍滅跡,得到肯定的表示後,便推說有事,告辭先走了。
原本複活教眾對這些看起來畫風就不太對勁、大機率是亂入的樂子人是有些警惕的,但架不住樂子人們十分慷慨,拿出量大管飽的燻肉、冰淇淋和伏特加,很快就把複活教眾收買,尤其在大家一起痛斥烏當局、緬懷蘇維埃、發現彼此政治立場一致後,氣氛迅速升溫,喝著喝著,就忘了那顆土豆的事……
然後熊姐就吃到了這顆土豆。
本來是打算剝開吃了的,但剝到一半,卻看到土豆上有個詭異的符文,頓時一顆追新聞的心便熊熊燃燒起來:
這算什麼?俄版“餃子裡的暗號”?
於是乎,飯飽食足、發洩夠了“反烏複蘇”的暴論以後,圍繞這顆土豆360度拍攝的影片就被熊姐上傳到了賬號,附帶疑問:“有人認得這個符號嗎?這是什麼新的邪教?”